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正在全省各地举办,"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为群众带来优质文化演出 [1] - "十四五"期间江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识更加鲜明 [2] - 江苏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五全"工作机制,电影《守岛人》等6部作品、扬剧《郑板桥》等5部作品先后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舞剧《红楼梦》成为现象级作品,电影《南京照相馆》刷新江苏出品影片票房及观影人次纪录 [7] 理论武装与文明建设 - "十四五"期间江苏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年组织全省400多万名基层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创新打造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 [3] - 江苏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年均超10万场 [3] - 全省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2万家,实践点3万多家,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4] - 江苏共有37个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有8个县级城市新入选,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4] 文化惠民与体制改革 -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自今年1月实施以来覆盖人次超1000万,9月为基层文艺院团赠送科技感十足的流动舞台车 [7] - 江苏创新打造"读城"行动、"非遗生活荟"等特色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7] - 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推动院团"一团一策"等改革,有效激发发展活力,产生剧目创作"盐城现象"和基层院团"涟水现象" [8] 文脉传承与文化遗产 - 江苏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文库》至去年年底已出版近1600册,创新举办江南文脉论坛等高水平学术活动 [9] - 2025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该论坛自2007年连续举办,是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9] - 2024年全省备案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约1.4亿人次,居全国前列,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超千个,平均每天新增近3个 [10] - 91家博物馆实现延时开放,其中47家场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数见苏韵"环省行活动单日接待人次达4.2万刷新纪录 [10] 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 - 2024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2.2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规上文化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0] -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为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10] - 2024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超10.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万亿元 [10] - "苏超"全民体育盛会单场最高上座超6万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赛事巧妙串联全省文旅线路带动多场景消费 [10] 青少年美育与国际传播 - 发源于南通的"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去年带动全国超2665万人次参与 [5] - 江苏广泛开展"童"字系列美育活动,助力少年儿童向美而行、阳光成长 [5] - "文明遇·鉴"活动在欧洲成功举办,昆曲、民乐、非遗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江苏的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11][12]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时代华彩——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五
新华日报·2025-10-19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