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国或对华发难,欧盟拉上G7,稀土问题升级
搜狐财经·2025-10-19 12:01
联合应对的表面姿态 - 欧盟不排除效仿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可能,并计划与G7成员国召开视频会议协调行动[1] - 波兰经济发展部部长警告称,在中方撤回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之前,欧洲将认真对待此事[1] - 31个国家计划协调行动,表面看联手施压气势磅礴[1] 联盟内部的分歧与脆弱性 - G7内部充满分歧,美国特斯拉公司CEO透露正在与中国商谈稀土使用许可,因其机器人需要中国稀土制造的永磁体[7] - 日本私下支持法国稀土企业,若与中国闹翻其汽车产业将首先受到影响[7] - 欧盟内部丹麦的风力涡轮机产业大量依赖稀土,法国本土企业因产能不足而苦不堪言[7] - 波兰等东欧国家并未真正掌握稀土加工技术,若中国收紧供应其电子制造业将面临停工危机[7] 替代供应链的现状与挑战 - 美国最大的稀土公司MPMaterials经过多年努力至今仍未正式投产[10] - 加拿大Neo公司在爱沙尼亚建的磁体厂产能与中国相比差距巨大,无法满足全球需求[10] - 澳大利亚有稀土矿但缺乏加工能力,挖出的矿石需送到中国加工再买回[17] - 欧洲要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还差得很远,法国的MagREEsource厂投资2亿欧元到2027年产能也仅为1000吨,远不及欧洲年进口量[7][17] - 欧洲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不足,可能导致成本转嫁消费者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17] 中国稀土管制的实际影响 - 中国稀土管制措施已扩展至境外,任何含有0.1%中国稀土的产品都需要中方批准,想要绕过管制几乎不可能[15] -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警告,若稀土供应受限许多工厂将面临停工困境[12] -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主导者明确表示,只要符合规定正常需求将得到满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