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1][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36.5%,较2024年12月提升18.8个百分点 [1][3] - 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显示人工智能正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 [1][5] 用户群体特征 - 中青年、高学历用户是核心群体,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 [3] - 4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合计25.4%,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渗透空间巨大 [3] - 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大专及以上用户占比为37.5%,远高于整体网民中相应群体的比例 [4] 主要应用场景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 [1][4] -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1][4] - 在未成年群体中,人工智能应用目前主要在教育辅助领域,未来将向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助发展 [4] 技术发展与全球地位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5] -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广泛青睐 [5] - 国内大模型技术表现突出,例如百度发布的自研多模态文档解析模型PaddleOCR-VL,核心参数仅0.9B,发布20小时内即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全球第一 [5] 未来发展趋势 - 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下一阶段有望在模型集成、开源社区、具身智能、智能体拓展和完善治理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 [6] - 伴随着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人工智能产业将加速向“深度实用”新阶段迈进 [6] - 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将从“少数人专享”迈向“多数人共享”,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新力量 [6]
用户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中国生成式AI从“试用”走向“常用”
北京商报·2025-10-19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