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动态 -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成功召开,主题为“驭变求新、韧性升维、开放再平衡”,并发布《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报告》和《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1] -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举办,期间成立“上海AI-FI实验室”,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2] - 第六届1024资管科技开发者大会举办,发布《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资产管理垂直领域大模型开发与应用报告2025》[7] - 上海对冲基金园区1期迁址北外滩,上海资产管理协会指数与量化投资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7] 金融市场政策与监管更新 - 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完善董事、高管监管制度及激励约束机制等[14] -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市场创新运用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探讨目录的市场创新运用[3] - “2025年证券交易所国际培训班”在沪开班,来自全球31家交易所和1家地区性行业组织的192位代表参会[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上证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正式发布,选取80只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6][7] - 中国太保落地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专属保险产品“机智保”,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提供风险保障[8] - 中国信保首单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支持海外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落地,实现对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全流程服务覆盖[9] - 上海银行助力发行全球首单民营企业“玉兰债”,规模10亿元人民币,于澳门交易所上市[10] 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应用 - “上海AI-FI实验室”成立,围绕“AI+金融”领域关键问题开展研究[2] - 启动“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大赛”,旨在遴选金融领域人工智能高价值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10] 区域发展与基金设立 - 闵行区发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区出资百亿组建四大板块基金矩阵,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11][12] - 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资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领域,赋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13] 信贷与普惠金融举措 - “沪贸批次贷”主动授信模式全面推广工作会议召开,签署倡议书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5]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倡议开展“乐购上海 金融沪惠”金融促消费活动(第二期),金融机构推出消费补贴优惠[10] 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前三季度增量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15]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15] -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15] -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4万亿美元[17] -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0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04万亿元[18] - 三季度上海人民币贷款增加6013亿元,外币贷款增加36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7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05亿美元[1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10月13日—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