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all buy到一件不买”,这届年轻人退出双十一
钛媒体APP·2025-10-19 19:19

消费行为变迁 - Z世代消费者拒绝双十一复杂促销套路,追求简单直接的降价方式 [1][3] - 年轻消费者擅长平台比价、二手租用和虚拟消费,追求心理满足而非单纯物欲 [2] - 消费者对购物体验要求提高,一旦体验不佳可能直接放弃参与 [3] 行业促销策略失效 - 双十一促销周期从单日狂欢延长至一个月,消费者感到疲惫 [3] - 商家采用先涨价后降价策略,例如小家电从280元涨至400多元,吹风机标价600元但实际成交价与平时相近 [3] - 潮玩等行业在双十一期间出现缺货现象,优惠力度减小且主要产品供应不足 [8] 理性消费趋势 - 消费者通过闲置交易平台如闲鱼购买全新商品,价格比双十一最终价便宜近200元 [3] - 租用方式兴起,例如运动相机两百元可租用半年 [3] - 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需求增加,但当心仪商品缺货时选择放弃购买 [8] 购物决策因素 - 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实用性,如迪士尼酒店999元房券因可提前入园而售罄,带早餐的1399元房券则滞销 [9] - 兴趣转换快的消费者采用先租后买或购买二手方式避免浪费 [10] - 消费者通过DIY改造旧物满足需求,如10元珠子改造旧鞋替代购买新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