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企业主抱怨: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搜狐财经·2025-10-19 20:2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供应链断裂、成本飙升和本土产能不足等严峻挑战,关税政策未能有效实现其初衷,反而加剧了企业困境和消费者负担 [1][5][7]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2025年上台后实施激进关税政策,对华产品税率最低达145%,钢铝关税加至50%,并威胁加征100%关税 [5] - 关税导致进口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例如金属挂钩价格从40美分飙升至80美分,企业被迫提高产品出厂价或缩减订单规模 [3][5] - 关税成本更容易转嫁给美国消费者,造成物价上涨,且政策规模、速度和覆盖范围均超过上一任期 [7] 供应链瓶颈 - 美国本土缺乏关键零部件产能,如轴承、铸铁、金属钩等基础件,供应商外迁或倒闭,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本土替代货源 [1][3][7] - Decked公司产品95%材料来自美国,但剩余5%(如球轴承)仍需从中国进口,因国内供应商存在产量小、精度不足、交货慢等问题 [3] - 基础金属部件等产能多年前已萎缩,企业面临“没得选”的困境,即使想支持本土制造也难以实现 [3][5] 企业案例与应对 - Decked公司因进口轴承关税导致成本翻倍,产品价格被迫上调,并继续依赖中国进口 [3][9] - Rapid Plastics公司因金属件关税导致成本暴增,采取压缩库存和缩小订单规模的策略应对 [5] - 部分企业尝试将采购转向越南、孟加拉国等第三国,但新关税政策扩大覆盖范围使此路径也受影响 [9] 宏观经济与行业表现 - 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六个月收缩,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0.3%,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3.3万个 [7] - 制造业面临严重劳动力短缺,2025年5月岗位空缺达414,000个,技术含量低的铸造业尤其难以吸引年轻人 [9] - 尽管有苹果、台积电等大公司投资建厂,但制造业整体投资见效缓慢,中小企业受高输入成本和严格监管挤压 [7][9] 长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重振制造业需多管齐下,包括投资建厂、培训工人和简化监管,仅靠关税壁垒无法使工厂快速重建 [11][13] - 供应链重塑复杂且耗时,专家警告需数年时间,中小企业因资本少、转型慢而处境尤为艰难 [11] - 可行的路径是采取混合模式,以本土核心制造结合海外辅助,而非强行追求100%本土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