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新方向 机构多维度布局指数增强基金
 上海证券报·2025-10-19 20:31
指数增强基金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5日,全市场被动指数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回报为31.68%,增强指数型基金同期回报为35.34% [1] - 跟踪稀有金属、中证2000、半导体、人工智能、中证1000等指数的多只产品近一年回报均在50%以上 [1] - 今年以来有140只左右指数增强新基金成立,相较2024年全年增加1倍以上,等待发行的基金中还有6只指数增强基金 [1] 指数增强基金产品优势 - 指数增强产品受益于ETF的大发展,具有相对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扣除费率后的产品收益能与ETF竞争 [2] - 全市场指数增强产品合计规模仅三四千亿元,向上空间较大 [2] - 产品通过对标指数及主动管理,给予基金经理发挥空间实现超额收益,部分产品通过行业或风格主动配置,部分通过量化方式寻找有效阿尔法因子 [2] 量化选股型产品发展 - 市场出现“空气指增”产品,基于量化模型在全市场选股,不跟踪任何指数或不受指数约束,被划归量化选股基金类别 [3] - 以长盛盛丰混合基金为例,其锚定中证A500成分股中的“中小盘行业龙头组合”,通过归一化处理权重,聚焦新质生产力标的以跑赢指数 [3] - 截至二季末,全市场共计有277只量化选股型基金,合计管理规模为903.20亿元,因投资范围更广、风格暴露自由度更高,业绩展现更高弹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