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财社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要给“关键少数”勒紧“笼头”
第一财经·2025-10-19 20:49

核心监管动态 - 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的行为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1] - 监管持续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管力度 处罚措施日益严厉 例如*ST元成因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其5名责任人员被合计罚款4200万元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截至今年9月4日 已有约35家上市公司的37名高管被留置 而去年全年约41家上市公司的51人被采取留置措施 [1] “关键少数”行为规范 - 新规要求对上市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从任职 履职到离职进行全面规范 督促其忠实 勤勉履行职责 并强调“终身担责” [2] - 上市公司需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使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 个人业绩相匹配 以促进利益绑定 [2] - 新规还着重规范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行为 涵盖内幕交易 信息披露 财务造假等关键方面 [2] 处罚措施与执行 - 最高法与证监会强调要强化证券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协作 推动行政 民事 刑事立体追责 并落实“刑事移送优先”原则 [3] - 财产性处罚是重要手段 根据统计 截至10月15日 39名上市实控人共(拟)被罚款2.86亿元 [5] - 取消证券市场准入资格是另一有力处罚方式 包括终身取消资格 但在复杂市场中 对幕后“真凶”的取证和认证体系仍有改进空间 [5] 政策目标与影响 - 修订后的《治理准则》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强化对“关键少数”的行为规范 [6] - 政策的核心路径是通过制度完善为基础 以严厉的监管和处罚为途径 最终以达到违规违法行为减少为检验标准 [6] - 这些措施旨在强化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