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听证会倒计时 特朗普关税政策承压
北京商报·2025-10-19 22:28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近期豁免了数十种商品的关税,涵盖黄金、LED灯、多种矿物、化学品和金属制品 [2][3] - 政府预告未来可能对数百种商品实施零关税,清单针对无法在美国种植、开采或自然生产的产品,包括某些农产品、飞机及零部件、用于制药的非专利物品 [3] - 同时,政府加大对第232条款的使用力度,宣布对卡车和卡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公交车征收10%关税,并于11月1日生效 [3] - 汽车制造商的关税减免计划被扩大,允许申请抵免额度以部分抵消汽车和卡车零部件关税成本,期限从2027年延长至2030年 [4] 政策立场与影响 - 政策立场出现软化,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表示对于美国不种植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口,与此前坚称"对等关税没有豁免"的立场相比有明显变化 [4] - 保护主义倾向的盟友认为,第232条款关税能更有效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而对美国没有能力生产的产品征收关税毫无意义 [4] - 白宫已将带回海外岗位作为头等优先事项,特朗普已从企业获得数万亿美元投资承诺,包括斯特兰蒂斯13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和摩根大通1.5万亿美元的倡议 [4] - 企业面临新的产业关税、最高法院审查总统单边紧急关税权等不确定性,一位白宫官员表示企业不愿意打破盈利赚钱的现状 [5] 实际关税影响与分析 - 花旗9月份研报指出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仅为9%–10%,远低于约18%的理论税率水平,核心原因是政策性的豁免和例外 [5] -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的2019–2021年间,957家公司提交了163522项关税豁免申请,批准率高达61% [5] - 关税影响低于预期,导致备受关注的"关税通胀"未大规模出现,花旗追踪的"关税篮子"商品价格增长依旧温和,部分得益于库存的缓冲效应 [5] - 花旗分析称当前贸易战"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利好风险资产,并为美联储在劳动力市场疲软时降息保留空间,但需警惕企业库存接近耗尽可能推高商品通胀,以及转运贸易增加可能引致对越南、泰国等国的新关税措施 [6] 最高法院听证会与潜在影响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就特朗普征收的、影响数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进口关税是否合法举行听证会,诉讼所涉关税包括10%基准关税、对未达成贸易协议伙伴的更高额度关税以及芬太尼关税 [7] -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亲自前往最高法院旁听,他认为此案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案件之一,一旦败诉将使美国在面对世界时毫无防御能力 [7][8] - 若最高法院维持下级法院判决,可能使美国16.3%的平均实际关税率至少降低一半,还可能迫使美国退还数百亿美元资金,并可能推翻特朗普与部分国家达成的初步贸易协议 [2][8] - 特朗普出席听证会将出现极不寻常的场面,尽管历任总统会因大法官就职仪式等活动造访最高法院,但在口头辩论期间亲自旁听的情况极为罕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