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破物联边界eSIM技术迈入商用新阶段
中国证券报·2025-10-20 04:13

eSIM技术商用进展 - 国行iPhone Air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此前因中国大陆eSIM手机业务商用许可未落地而未能同步发售 [1]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于10月13日官宣正式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批复,并全面上线办理业务 [1] -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计划于2025年11月开售,将在国产手机终端中率先支持eSIM [1] eSIM技术优势与产品影响 - eSIM通过电子化卡数据文件替代物理卡片,支持多卡自由切换,可增大手机其他部件扩展空间,并显著提升防水、抗震性能 [2] - 取消物理SIM卡的iPhone Air厚度仅5.6毫米,重量165克,成为苹果历史上最薄的iPhone机型 [2] - 取消物理SIM卡释放的空间可用于放入更大电池,例如eSIM-only的iPhone 17 Pro可将续航时长增加约2小时 [2] 市场前景与预测 - 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将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2]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已有超400家运营商提供eSIM服务,在全球5G网络用户中,eSIM采用率达到29% [3] - 中国市场每年手机销量高达3亿台,eSIM手机热销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加大投入,并进一步拉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eSIM终端热销 [4] 运营商布局与产业生态 - 中国联通自2018年起探索eSIM业务在穿戴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并持续扩大业务覆盖规模 [4] - 中国电信表示eSIM业务的引入将推动移动通信服务向“轻量化、多模态”演进,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全球无缝漫游等便捷体验 [6] - 中国移动深度参与GSMA eSIM国际标准制定,并主导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6] 应用场景拓展 - eSIM让用户身份写入更方便,可通过与国外运营商合作,在用户出国落地后通过空中下载方式写入境外号码,极大便利出国人士通信需求 [3] - 未来eSIM在万物智联时代有很大扩展应用空间,预计到2030年,IoT应用中将有超过50%会调用到eSIM [4] - eSIM技术被视为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