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表现概述 - 2025年以来有色板块成为市场表现最强板块之一,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以近70%涨幅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 [1] - 细分领域全面上涨,贵金属受美联储降息与避险需求推动,工业金属受益于供给紧张和需求复苏,能源金属和小金属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持续发力 [1] - 板块内多家公司股价翻倍,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焦点 [1] 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宽松、供需格局、市场情绪、板块轮动效应等多重因素驱动板块走强 [1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推动美元走弱,有色金属硬通货属性凸显 [13] - 供给收缩而需求升温,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紧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13] -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美元走弱,为以美元计价大宗商品提供估值支撑 [13] - 部分金属供给端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叠加能源、军工等结构性需求,供需缺口预期强化 [13] - 黄金作为美元资产对立面获得资金认可,稀土战略价值重估,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14] 行情性质判断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领涨,经历典型“戴维斯双击”行情,金属价格上行带来企业盈利预期显著提升,估值从历史低位向上修复 [15] - 全球货币体系与美元信用长期重估,有色金属战略配置价值日益显现,供给端受限叠加需求端持续升温 [15] - 2019年初至今有色一级行业指数级别盈利涨幅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今年大幅修复估值是对过去悲观定价的补偿 [16] 成长性与估值支撑 - 相比传统周期,有色金属下游需求更多导向制造行业,侧重高端制造领域如电子、军工、半导体、新能源、AI、精密仪器等 [17] - 需求端成长性、供给周期产能约束、大国博弈下战略价值、板块内公司夯实资产质量和较强盈利能力是估值提升重要因素 [17] - 能源革命为铜、铝、锂、稀土磁材带来结构性长周期需求变革,摆脱传统地产基建周期束缚 [18] - 有色金属具备“传统周期+绿色成长+硬科技”三重属性,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兼备,正从“周期商品”变为“战略资源” [18] 后市展望与配置价值 - 有色金属长期供应受限,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低于2%,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商品稀缺性和板块估值吸引力均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19] - 随着美国进入货币与财政双宽松周期,对美元敏感大宗商品可能迎来新一轮超级周期 [20] - 在“去美元”浪潮叠加资源民族主义趋势加剧供应紧张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配置价值十分坚固 [20] 关键关注信号 - 美联储降息节奏将直接影响美元走势和流动性环境,是有色金属价格核心驱动因素 [21] - 矿端扰动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特别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对工业金属需求拉动、国内PPI企稳信号反映实体经济复苏程度 [21] - 美联储甚至全球央行降息周期开启、全球经济周期在低位徘徊后需求端改善信号、新型产业趋势从试验基点跃迁至规模化量产阶段、再通胀概率增加 [21] 稀土板块分析 -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管制环节扩大到海外转口和技术转移,有助于巩固中国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强化全球定价权 [22] - 稀土战略价值重估是中长期行情坚实支撑,定价机制将更多反映稀缺性和战略性而非单纯供需博弈 [22] - 稀土投资逻辑从景气边际改善变成中长期战略价值重估,行业产量配额优化更合理,长期低价销售情况大幅改善 [23] 细分领域机会 - 贵金属金融属性最强,受避险和对冲信用货币贬值需求推动 [24] - 工业金属、能源金属需求更多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 [24] - 稀土与小金属需求主要由下游特定产业技术进步和渗透率提升驱动,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小 [24] - 基本金属的铜和铝在全市场有较大预期差,供给不可抗力约束性和需求爆发性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25] - 贵金属价格上涨趋势较为确定,未来机会或更加突出 [25]
“最强板块”,突然调整,刚刚,解读来了
36氪·2025-10-20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