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记述了琼籍革命家冯裕芳先生自晚清至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传奇一生 其经历跨越求学、革命、抗战与民主运动等多个重要历史阶段 [10] - 冯裕芳先生一生追求民主进步 最终在北上参与建国大业期间病逝于沈阳 未能亲见新中国诞生 其事迹获得毛泽东等领导人高度评价 [10][19][20][21] 求学经历与早期革命活动 - 冯裕芳于1883年出生于琼山农民家庭 18岁赴泰国曼谷求学 后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商学校专攻商科并于1910年毕业 [11] - 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担任东京支部部长 成为中华革命党发起人之一 [11] - 辛亥革命后 于1918年担任惠潮梅矿务总局副局长、实业银行代理行长等职 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受中华总商会特派协商华侨代表事宜 [11] - 1920年出任潮梅海关监督兼交涉员 大力革除弊政减轻商人负担 赢得商民爱戴 [11] - 192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研读国际公法与哲学 开始学习马列主义并参与共产主义小组活动 [12] 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 -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从英国返回内地投身抗日 出任政治部设计专员 后因对国民党政策失望于1938年前后重返香港 [14] - 在香港与蔡元培等学者发起"香港新文字学会"并任理事长 推广拉丁化新文字 同时加入"国际新闻社"向海外宣传抗战实情 [14] - 1939年参与琼崖华侨代表大会 会议成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并决议组建回乡服务团直接投身琼崖抗战 [15][16] - 1939年2月日军登陆海南后 参与发起"琼崖难民救济会"作为常委积极募款筹物援助前线与乡民 [16] - 1941年香港沦陷后 协助琼崖纵队筹措电台等通信器材 助其恢复与中共中央联络 后因抗日活动被日方逮捕 机智脱险后避居澳门 [16][17] 民主运动与北上建国 - 1946年重返香港后当选为民盟港九支部主委 兼任南方总支部常委 成为香港民主阵营核心领袖 [18] - 1948年1月民盟三中全会秘密召开 虽病体难支仍在病榻前主导起草多项重要提案并被全会采纳 [18]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 与柳亚子、郭沫若等150余位民主人士联署发表声明拥护中共主张 [18] - 1948年11月23日夜与郭沫若、马叙伦等30余人秘密登上"华中轮"北上 航程迂回艰险 [19] - 1949年1月22日与李济深、沈钧儒等55位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宣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 [19] - 1949年1月27日病逝沈阳享年66岁 未及亲见新中国诞生 毛泽东亲致唁电 郭沫若赋诗将其与冯玉祥相提并论 [19][20][21]
抗战赤子冯裕芳
海南日报·2025-10-20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