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电商底层逻辑的重塑 - AI正在将电商从“人找货”的搜索模式转变为“智能体主动理解、推荐、比价、下单”的代理模式,彻底改写消费者与平台的关系 [1] - AI主要颠覆的是“研究型购买”行为,例如在购买电脑、旅行包、自行车等中高价商品时,AI能自动化完成阅读上千条测评、汇总视频内容、整合价格曲线等研究任务 [2] - AI不会制造需求,而是极致地执行需求,人类仍受文化与社交驱动“种草”,但AI将在选择品牌、计算优惠、使用信用卡返现等“拔草”环节成为最聪明的中介 [3] 传统广告与归因体系的失效 - AI时代“广告→点击→购买”的传统闭环被切断,用户不再需要被“投喂”内容与商品,而是直接向智能体发出需求,导致传统广告逻辑失灵 [1] - 基于联盟营销、像素追踪和最后点击归因的旧体系正在崩塌,当AI代理决策时,购买路径变得模糊甚至不可见,归因失效导致传统广告模型崩解 [2] - 未来流量可能不再以“曝光”计价,而是以“成交闭环”计价,广告或许将不再以展示存在,而是直接以交易分成形式存在 [2][3] 电商市场份额与用户行为的深层分析 - 目前电商约占零售总额的16%,该比例被低估的原因在于大量用户行为未被统计,例如用户常在线上做攻略后在线下完成购买 [15] - 电商需求曲线在“即时性”与“非即时性”之间存在巨大差别,例如“次日达”永远比不上“即时购买”的需求强烈 [14] - 购物行为本身构成体验的一部分,包括“闲逛”和“长周期、深思熟虑的购买”,这些是纯线上交易难以完全替代的 [14][15] 归因机制的复杂性与挑战 - “最后点击归因”是互联网上最具腐蚀性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100%交易功劳归于最后一次点击渠道,但现实购买决策由多因素共同促成 [16] - 更合理的“分摊归因”难以实现,Honey等工具通过重定向和写入Cookie“偷取”交易归因,误导电商市场人员 [17] - 在AI世界中,归因将更复杂,例如用户可能在Reddit研究、看过广告、又在ChatGPT提问后购买,如何拆解分配归因将越来越难 [17] 电商赛道赢家与商业模式困境 - 电商领域最大的赢家是Google、Facebook等聚合型平台,而非依赖流量购买的DTC品牌(如Casper、Allbirds),因为后者缺乏真正的生产壁垒和持续收入 [18][19] - 单纯转售大宗商品的商业模式问题很大,长尾零售商因“地理位置优势”消失而逐渐消亡,品牌直营电商也因进入壁垒低而竞争激烈 [20] - 消费品(如鞋子、化妆品)高度依赖潮流,而互联网潮流瞬息万变,这使得SKU有限的单一品牌(如Allbirds)难以捕捉所有趋势,受益者仍是能承接任何流行趋势的聚合平台 [21][22] AI对搜索生态的影响与Google的应对 - Google正在失去非商业化的“免费搜索”流量(例如查询“1977年奥斯卡奖得主”),用户更倾向使用ChatGPT,后者拥有约8亿周活跃用户 [26][27] - 但Google的“premium部分”(即能赚钱的商业搜索)依然坚挺,其收入仍在增长,尽管搜索总量在下降 [27][28] - Google的AdWords模式让广告提升了搜索体验,例如搜索“网球拍”时,相关广告与自然结果共同提供了更优质的信息 [25][26] AI电商推荐面临的信任与内容质量问题 - 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在产品推荐上存在严重的“幻觉”问题,常推荐不存在的商品、已下架产品或价格信息错误,影响用户体验 [29][30] - 开放互联网内容生态“不健康”,大量优质内容被封闭在各平台内,而开放网络部分又被SEO优化的联盟营销垃圾信息污染,AI总结垃圾内容无法产生价值信息 [31][32] - 视频内容是目前相对不易被污染的信息渠道,但Google并未充分利用,例如未将视频自动转录文本并纳入主流搜索体系 [33] 可信商业模式案例:Costco的会员信任模型 - Costco的商业模式独特,其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全球超5000万会员,年费约100美元),而非商品高毛利,通过严控品质建立长期信任 [35][36] - Costco为维持会员信任度,会主动砍掉毛利率超过50%的商品,并自建农场控制成本以维持烤鸡等热门商品低价 [36][37] - 这种“会员信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护城河,难以被算法竞价获得或大模型复刻,与Amazon追求规模或Apple追求高毛利的模式形成对比 [39][40][41] AI可能颠覆的电商场景与商品类型 - AI最容易颠覆的是中间地带的商品购买,例如常用旅行包更换、笔记本电脑、自行车等,这些商品需要研究但未到“重大消费”级别,AI可自动化研究比价流程 [43][44] - 对于有UPC(通用产品代码)的标准化商品,AI能让“最低价算法”指数级提升,自动完成找优惠券、比价、下单全过程 [45][46] - 冲动型消费(如结账区买可乐)和重大消费(如买房、买车)两端不易被AI完全颠覆,前者无前置研究,后者仍需实地体验 [42] AI电商时代的未来机会与基础设施变革 - 未来可能出现垂直型购物Agent,专门帮助用户优化支付(选择返现最高的信用卡)、整合优惠券和返佣,并代表用户下单 [48] - 商家侧基础设施需变革,以使网站页面更容易被AI Agent理解和抓取,同时金融支付基础设施也需适配AI代表用户交易的需求 [51] - 这个机会很可能留给创业公司而非亚马逊,因为AI作为中介将削弱亚马逊对展示层的控制权,而“钱比时间重要”的逻辑扩展到大众市场潜力巨大 [49][50]
AI将改写电商的流量与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