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指控蔚来通过其关联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并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1] - 消息引发市场波动,蔚来港股股价一度下跌近13%,收盘跌幅为8.99%,蔚来美股早盘低开近8%后收涨0.15%,次日蔚来港股高开超5%并收涨2.17%至50.35港元/股,总市值1229亿港元[1] 指控根源与澄清 - GIC的诉讼根源可追溯至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发布的报告,该报告指控蔚来利用蔚能夸大收入和净利润[2] - 灰熊报告的核心指控基于蔚能资产支持票据说明书,指出其披露的电池资产管理业务订单为19000个,但资产池内却有40053个电池,据此推断蔚来利用多出的21053个电池虚增营收与获利,价值约11.47亿元人民币[2] - 澄清指出,19000个订单是发行ABN的资产池数量,而40053个电池包是蔚能在2021年9月底持有的BaaS总数量,两者概念不同[2] - 蔚来在2022年迅速回应灰熊报告,称其内容缺乏事实依据并包含大量不实信息,随后在2022年8月26日公告已完成独立内部审查,确认报告中所有指控均无事实支持[3]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曾就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向蔚来发出问询,蔚来提交回复后SEC未采取进一步行动[3] 市场与机构观点 - 针对灰熊做空报告,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发布报告,不支持灰熊的结论,并指出其质疑是对BaaS模式的误读及数据混淆[3] - 德意志银行明确表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商业模式的元素被严重误解[3] - GIC作为管理规模超千亿美元的主权基金,有多次对上市公司发起诉讼的历史,包括高通、默克、新基医药、晖致、英国石油等跨国企业均曾被其起诉[3] - 截至2025年3月底,GIC的20年年化实际回报率为3.8%,已连续两年低于4%[4]
蔚来遭指控虚增收入,真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