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运营 - OpenAI计划在12月为成年用户引入情色内容,采用类似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策略,对青少年用户则维持严格政策[1] - 针对用户对GPT-5模型过于理性、缺乏共情的批评,公司将在新版ChatGPT中恢复类似GPT-4o的个性,支持真人式对话、使用表情符号和扮演朋友角色[3] -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承认其管理思维从投资者视角转向运营商视角,强调垂直整合的重要性,以苹果公司为典范[9] - 公司的三大目标是成为个人AI订阅服务商、构建海量基础设施以及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8] 财务状况与融资 - 公司最新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5] - 2024年预计营收为130亿美元,但净亏损达数十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6] - 年化经常性收入为130亿美元,其中约70%(即91亿美元)来自ChatGPT订阅费,标准版每月收费20美元[8] - 公司通过股权交易进行融资,例如向英伟达采购芯片,而英伟达对OpenAI的股权投资又用于购买芯片,形成绑定关系[7] 基础设施投资与规划 - 公司计划建设总计10GW的美国数据中心,与甲骨文合作的“星际之门”项目价值5000亿美元[5] - 与英伟达采购至少10GW的AI芯片,与AMD合作部署6GW算力,并与博通共同开发能耗容量为10GW的AI芯片[5] - 每建设1GW的AI数据中心需投资500-600亿美元,公司未来带动的总投资额高达1万亿美元[6] - 长期目标是到2033年建成250GW的新计算能力,按当前标准估算耗资将超过10万亿美元[7] 用户与市场表现 - ChatGPT拥有超过8亿常规用户,但付费用户比例仅为5%,公司目标是将付费用户比例翻倍[8] - GPT-5发布后,大量用户通过话题标签keep 4o表达不满,希望保留情感连接更强的GPT-4o模型[3] - 用户对内容分级制度的公平性提出质疑,担忧“问题用户”的判定标准模糊,且由单一公司推行分级制度可能缺乏公正性[3] 行业观点与潜在风险 -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指出人工智能领域存在行业泡沫,巨头公司股价与企业基本面脱节[12] - 当前AI热潮被类比为1990年代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狂潮,当时电信行业因过度投资超1000亿美元铺设光纤而在泡沫破裂中严重受损[11] - 市场担忧AI基础设施供给增长远大于需求增长,回报可能高度集中,且无法确定投资回收的时间和方式[9] - GPT-5被视为渐进式改革,模型改进速度低于预期,开发成本高于上一代,需要更高回报来证明支出的合理性[10]
OpenAI 生意做大了,奥尔特曼口碑更差了
 36氪·2025-10-20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