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冻结17天之后,中、荷公司脱钩,欧洲施压,荷兰日损230万欧元
搜狐财经·2025-10-20 12:23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动用《商品供应法》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实施强制接管,中方CEO权限被迅速撤销,公司99%股份被移交第三方托管 [1][3] - 接管后,因指挥链条被切断,荷兰方面控制的实体日均损失达230万欧元,实际控制力有限 [3] - 事件引发全球汽车产业链剧烈震荡,并导致欧盟介入,荷兰政府面临巨大外部压力 [11][15][19] 公司资产与产能分布 -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产能超过七成位于中国东莞,荷兰接管的部分产能占比不足三成,且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封装环节 [5] - 东莞工厂拥有1.6万种车规级产品,其MOSFET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达18%,并承担全球41%的封测任务,是宝马、大众等汽车品牌的核心认证供应商 [7] - 接管后,安世中国迅速发布内部通知,要求员工仅听从中国公司法定代表人安排,切断了荷兰的指挥链 [9] 市场地位与客户依赖 -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行业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其芯片应用于宝马电动车、大众车载系统及通用动力模块等核心产品线 [13] - 更换供应商认证流程需6至8个月,且采购成本将上升30%以上 [13] - 公司日均出货量曾达3.8亿颗,中国出台出口管制措施后,东莞工厂日均出货量骤降至零 [11] 产业链影响与经济反噬 - 宝马CEO致信荷兰首相称,芯片供应问题可能导致其每月损失高达10亿欧元,并威胁将生产线转移出欧洲 [15] - 大众、奔驰等汽车巨头组成“供应链应急联盟”向欧盟施压,16家欧美车企联名发出最后通牒,威胁联合抵制占荷兰GDP 2.3%的花卉及农产品 [15][17] - 欧盟内部预测,若安世停产六周,欧洲汽车产量将减少七万台 [19] - 通用汽车北美SUV生产班次被砍半,12家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停工,近20万个工作岗位受影响 [17] 地缘政治动因与后果 - 证据表明荷兰政府的行动受到美国外部压力推动,美国曾要求更换安世中国籍CEO以解除对其美国实体的制裁 [21][23] - 荷兰经济大臣在议会质询中将责任推给“外部顾问”,该顾问被揭露与美国智库及商务部关系密切 [23][25] - 事件预计导致荷兰第三季度GDP下降0.04个百分点,半导体配套企业现金流预计下滑12%,两家芯片厂已暂停扩产计划 [27] - 中国商务部出台针对安世核心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展现出强硬立场,未接受豁免或谈判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