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斤玉米换不来一部苹果手机,土地还要不要种?
虎嗅·2025-10-20 16:21
也许是大数据算法的缘故,最近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刷到了很多"农村掰玉米"的短视频。这不是什么最新的互联网流量,只是恰逢假期,返乡大学生们用 他们的手机记录下的最真实的收玉米场景:全副武装、头戴草帽、长袖长裤,走进田埂、开启摘玉米的劳作。 每年10月,都是北方地区玉米丰收的时刻。但今年,有些不一样:本应尘土飞扬的丰收,却被不寻常的连日降雨打破。 社交媒体上的"收玉米"视频 天不遂人意 大部分时候,雨被农民视为丰收的象征。有了雨,农作物就可以茁壮成长,就可以省一次浇地的钱。但作物收获时,就不再盼着雨来了,既有传统的因 素,也有现代的逻辑。 今年玉米收获季,在山东、河南这片广阔的平原,本该秋收的日子却迎来了一场连绵的雨。这意味着玉米会被雨水持续泡着,然后发霉;收割机进不了泥 泞的土地,机械化收割没有用武之地;玉米运输车也不能装太多,否则就会陷在地里。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4%。在北方平原地区,这一数字更高,例如山东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高达91.7%。但与一般人的想象有所不同,农业机械并非万能,其能力边界仍牢牢地为地形、天气所限制,当雨打湿土地时,常规的轮式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