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过程与美方策略 - 中美双方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10个月内进行了四轮谈判,地点包括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和马德里,但除了回到4月2日之前的状态外,几乎没有取得成果 [1] - 美方谈判策略包括在谈判前提出一系列不合理的条件,即“虚空造牌”,并在对方做出实质让步后将其收回,称之为“诚意”和让步 [2][3] - 美方在谈判中会频繁转换话题或临时插入非预设议题,并将其称为“谈判的艺术”,其信心源于认为中方终将让步 [3] - 美方提出的历史性条件极为苛刻,包括要求中国卖掉所有国有企业、每家中国企业设立美国董事、以及中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改革需经美国同意 [6][7] - 美方并未意图达成协议,其核心策略是不断制造新议题,使中方处于被动接招的状态,这是一种消耗战术而非正经谈判 [9] 中方应对与反制措施 - 中方谈判代表借鉴了美方的强硬策略,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有能力让美国的全球体系遭受痛击 [5] - 中方在谈判中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例如当着美方代表团的面直接下令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此举打乱了美方的谈判节奏并使其破防 [5] - 建议中方采取“拿来主义”,同样对美提出预设条件,以实现平等谈判,例如要求关岛独立、美国西海岸非军事化,并就贸易战损失向美国索赔3.4万亿美元 [11][12] - 建议提出的对等条件还包括通过国内立法合法要求租赁美国土地如阿拉斯加99年,以及在美联储增设拥有否决权的中国代表席位以保障数万亿美元资产安全 [11] - 主张中方应设定谈判框架,掌握主动权,要求美方先回应中方的核心议题,如美元霸权约束、某岛问题清算、科技封锁停止和北约东扩收手 [16] 美方团队构成与战略背景 - 美方谈判团队被描述为“草台班子”,其对外处事方式显得荒诞,例如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是极端保护主义学者,其政策主张暴露了美国经济决策层的意识形态化与专业性丧失 [1][14] - 美国战略焦虑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决策层专业性的丧失,贸易代表不懂贸易,经济顾问不信市场,导致谈判桌上只剩霸权逻辑 [14] - 美方从关税、TikTok、稀土出口、芯片制裁到科技管制和大宗商品等一系列动作,正在加速其自身信誉的崩塌,导致盟友阳奉阴违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去美元化” [1][14]
从实力地位出发,美国可以割让夏威夷给中方!
搜狐财经·2025-10-20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