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需求低迷、盈利不佳……氯碱行业如何突围?
中国化工报·2025-10-20 17:40

行业当前困境 - 氯碱行业面临需求低迷和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 [1] - 聚氯乙烯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烧碱市场波动频繁,聚氯乙烯市场低位运行 [1] - 山东省氯碱行业受碱氯价格平衡影响利润波动明显,烧碱产量增加但主要耗碱下游如氧化铝、粘胶短纤、印染等行业开工率下滑,需求增量有限 [3] - 区域内液氯下游需求不平衡,耗氯下游如环氧丙烷、PVC行业消耗未明显提升,企业常出现以烧碱弥补氯气及下游产品的现象,碱氯双重压力严重挤压盈利空间 [3] - 河南省氯碱行业因环保压力、铝土矿供应不足、氧化铝产量下降影响,烧碱价格呈下降态势,聚氯乙烯价格长期低迷,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3] - 内蒙古氯碱化工企业下游需求疲软,市场难有较大调整空间,整体处于亏损边缘运行 [3] - 烧碱出口量价齐增,聚氯乙烯出口量升价降 [1] 发展战略与方向 - 氯碱企业应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科技创新等途径,积极拓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促进行业与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耦合发展 [1] - 行业企业应把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有机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9类重点新材料作为发展方向和重点 [4] - 优先选择进口量大、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产品作为实施重点 [4] - 需依托产业链优势,将氯碱化工与精细化工、磷化工、氟化工、有机原料、建筑材料等各产业结合发展,优化原料与产业链结构 [4] - 山东氯碱企业要以海洋化工为依托向精细高端下游迈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从资源消耗向绿色低碳、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根本转变 [5] - 江苏化工产业将因地制宜,强化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发展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橡胶及弹性体、功能性膜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等10大优势领域 [5] - 河南方面建议抑制新增氯碱产能,开发高附加值耗氯耗碱产业链,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包括氟硅新材料、氟化液等国内短板产品,扭转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 [5] 具体措施与建议 - 氯碱行业、企业必须深化区域协同,在氯碱、氟硅等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互补、技术共享、标准共建等方面强化合作,走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之路 [3] - “十五五”时期,氯碱行业要稳控行业产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加强技术创新强链补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4] - 为避免“内卷”,行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积极拓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尤其在“十五五”时期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 [5] - 建议四省区联合发布铝、烧碱及其他产品的最低成本价,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5] - 氯碱企业要自我加压,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开发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