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中国第一展对大湾区意味着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0 18:00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10月19日,广州琶洲,第138届广交会一期落下帷幕。当广交会成为"全球订单交易中心",从展台到厂 房,从样机到量产,从一张名片到一份联合研发协议,超越时空的"广交会+"正在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的 产业运转方式。 它超越时间。广交会不仅是单一时间节点的展会,而是把全球需求、贸易规则与技术创新同步导入的系 统性平台。这种平台进化,稳住了外贸基本盘。通过"展会—订单—产能—交付"的快速传导,企业的现 金流与产能利用率得以同步改善,外贸韧性由单一市场的景气转换为多市场的协同。 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机电产品1.93万亿元,增长7.5%,占其出口总值的68.9%。其中,电脑及其 零部件、电工器材、集成电路等主要出口商品分别增长15.6%、17.1%、27.1%;无人机、"新三样"等出 口新动能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9%、28.7%。自主品牌产品出口6382.9亿元,增长11.5%,占22.8%,提 升2.1个百分点。 它也超越空间。全球范围内,"广交会+"带动市场结构的优化,让新兴市场与欧美市场形成互补,企业 在认证、合规、交付与服务上"多线练兵",整体系统能力被抬升。 其次,对大湾区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