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模式升级 - 企业出海从单个企业行为升级为产业带出海,是军团的、集团的、行业的集体行为,需要整个产业链形成机制性出海 [1][2] - 民营企业在产业带出海中逐渐成为主力军和重要支撑,是中国经济与海外融合的粘合剂 [1] 民营企业优势与角色 - 民营企业善于捕捉市场机会,落地方式灵活,在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创新和新市场挖掘方面有突出表现 [2] -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速,航运物流业务发生延伸,开始为中企的厂地搬迁、海外建厂、原材料运输以及从第三国生产基地出口全球的物流配送提供解决方案 [2] - 在新的贸易环境下,中国制造企业正从市场延伸转向生产与供应链的全球布局,这为航运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机会 [2] - 在供应链迁徙中,中国制造企业是主角,并会优先选择中国物流伙伴 [2] 技术赋能 - AI技术能够帮助中企出海时打通语言障碍,实现数据联通,突破知识边界,是员工能力的放大器和倍增器 [2] - AI不仅是工具,更将改变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航运和货代专业领域需要垂直AI平台与工具帮助中企抱团出海 [2][3] 绿色转型机遇 - 港口公路运输绿色化是重要趋势,电动卡车及配套设施正迎来窗口期,未来3-5年港口物流圈的绿色化可能会率先到来 [3] - 新能源重卡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中,电力消耗比传统燃油降低40%至50%,单公里运输成本可从2元降至1至1.2元 [3] - 绿色转型需要设备商、物流企业和货主三方协同推进 [3] 未来业务机会 - 未来民企在航运领域将出现三大机会,包括物流装备出口、服务标准输出和数字化能力复制 [3] 面临挑战 - 航运民企出海面临适应当地环境和人才短缺两大难题,需要既懂业务、又能适应本地环境、还能带团队复刻国内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4] - 东南亚国家虽然成本较低,但工作效率不高,需要中国的培训产业和高校走向海外,并把海外人才引入中国,以实现深度融合 [4] 发展策略 - 企业出海应该寻找生态而不只是赚钱的机会点,要更多在生态中找到和谐共处和共赢的方式 [4] - 中小型民企尤其要谨慎前行,多修炼内功,做小而美的专业企业,只有在国内做到顶尖,到海外才能有立足之地 [5]
中国航运民企“逆势出海”,供应链变局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财经·2025-10-20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