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申请与募资用途 - 公司于10月17日向港交所首次递交IPO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工银国际 [1] - 拟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实施多元销售策略、战略投资及收购、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 公司于2025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1][5]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跨境企业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2% [2] - 公司累计触达近42万外贸出口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累计服务约16万名用户,服务次数超过200万次 [2] - 2024年公司拥有6万余名活跃用户,其中约2.7万名为付费客户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1.2亿元(2022年)、1.61亿元(2023年)、1.71亿元(2024年)和6382万元(2025年上半年) [2] - 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5527.2万元(2022年)、1.53亿元(2023年)、4759.8万元(2024年)和721.9万元(2025年上半年)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约6.4%,但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下滑68.8%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5%,但净利润大幅下滑74.87% [3] 盈利能力与成本 - 报告期内毛利率从2022年的83.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3%,累计降幅超过16个百分点 [3] - 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2740万元增长87.5%至2024年的5140万元,主要由于增购集成到解决方案中的硬件 [3] 业务构成与客户结构 - 主要营收来源为“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营收占比分别为85.2%、80.7%、78.9%和87.5% [2] - 客户以小型客户为主,2025年上半年末小型客户占客户数的比例达85.54% [2] - 2025年上半年末,大中型客户数量降至2374家,较去年年末下降达78.17% [2]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报告期内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1.5%、9.7%、27.5%和32.9% [3] - 报告期内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8%、6.6%、18.2%和21.5% [3] - 报告期内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77.1%、89.0%、96.4%和98.5% [3] - 报告期内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30.1%、53.1%、82.0%和89.6% [3] 关联方交易 - 客户B为2022年五大客户之一,供应商J为2024年五大供应商之一,且客户B为供应商J的实控人 [4]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供应商J的采购总额分别为3070万元和1260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82%和89.6% [4][5]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动 - 擎天创业投资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78.17%,其由董事长兼CEO辛颖梅持股99.96% [5] - 递表前约两个月(2025年8月),三名早期股东铁投巨石基金、如东巨石、华福成长累计套现8000万元离场 [1][5][6] 偿债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5988.2万元、7265.1万元、1.52亿元)一直小于流动负债(分别为4.6亿元、3.74亿元、1.58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录得2.02亿元和1.66亿元(未经审计) [7]
南京擎天递表港交所:3名早期股东2个月前套现8000万元离场,主要业务大中型客户半年减少近80%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0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