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栋|从美国没收150亿美元比特币案看跨境执行比特币的新格局
搜狐财经·2025-10-20 20:36
资产追索行业的技术与法律发展 - 美国司法部成功没收柬埔寨商人陈志持有的127,271枚比特币,价值约134亿美元,这是美国司法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没收案件 [3] - 此次没收行动表明,监管机构在加密领域的技术与执法能力显著增强,显示出市场并非法外之地 [8] - 陈志案标志着数字货币时代资产追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比特币的匿名性神话正在瓦解 [8][9] 数字货币作为资产类别的特性 - 比特币并非真正匿名,而是假名化资产,一旦链上地址与现实身份产生关联,资产追索的技术障碍将显著降低 [5] - 比特币的所有交易均记录在公开的区块链上,执法部门可通过链上分析与链下调查锁定资产轨迹 [5] - 未托管钱包由用户完全自行管理私钥,但其隐私性并不等于不可追踪 [4][5] 资产追索的具体策略与路径 - 在跨境追索中,债权人可尝试通过仲裁裁决或判决执行程序,申请外国法院的协助调查令,要求交易所或第三方披露钱包持有人信息 [6] - 若债务人利用未托管钱包转移资产,仍可通过链上数据分析和刑事举报途径,促使执法机关介入 [7] - 债务人持有的主流加密货币现已被证明可被识别、追踪和执行,为债权人提供了新的追索路径 [5][8] 数字货币安全的技术漏洞 - 陈志的钱包私钥存在弱随机数生成漏洞,导致安全性极低,易被技术手段破解 [4] - 陈志的25个未托管钱包早在2020年就出现了资金转移迹象,暗示可能存在内部人士盗取资产的风险 [4] - 在缺乏专业管理的自托管钱包中,个人技术失误或内部风险可能成为执法突破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