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技术”美日俄全失败,中国突破核心科技,还定下世界标准
搜狐财经·2025-10-20 21:58
当我们在东部城市家中轻松打开电灯,驾驶新能源汽车穿梭在街头,或是乘坐高铁奔赴远方时。 很少有人会想到,驱动这一切的电力可能来自数千公里外西部戈壁的风能、高原的太阳能或是峡谷的水 能。 而将这些清洁能源跨越山河送到我们身边的,正是被称为"电力高铁"的特高压输电技术。 这项如今被视作中国"大国重器"的核心科技,曾让美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纷纷折戟。 最终由中国攻克难关,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网络,更主导制定该领域的国际标准。 那么,这项改变中国能源格局的技术,其终极意义究竟何在? 能源困局催生的刚需 中国的能源分布一直存在着鲜明的"先天不均"。 西部和北部拥有全国80%以上的风能、90%的太阳能以及76%的煤炭。 西南地区集中了80%的水能资源,而70%以上的电力消费却集中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 这种"西多东少"的格局,长期以来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特高压技术出现之前,中国主要依靠"运煤到东部发电"的模式满足电力需求。 更给东部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当年困扰全国的雾霾问题,就与大量燃煤电厂的存在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开发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