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0亿元“准财政”工具资金到位
上海证券报·2025-10-21 02:13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将显著撬动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对基建投资和宏观经济稳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1][2] 政策工具规模与杠杆效应测算 - 中金公司测算:假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占项目资本金比例为50%,有望撬动约4万亿元贷款,拉动贷款余额增速1.5个百分点、社融增速1.0个百分点 [1] - 中金公司测算:该工具有望撬动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6个百分点 [1] - 东方金诚测算更为乐观: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撬动投资约6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基建投资总额的24.4% [1] 对基建投资的影响 - 东方金诚预计,工具落地后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至4个百分点 [1] - 年内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加快1至1.5个百分点,将带动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若工具在年内全部完成支出并发挥预期杠杆效果,将有望保障四季度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 [2] - 该工具可为明年实现“开门红”打下有利基础 [2] 杠杆效应的制约因素 - 杠杆效应的发挥受地方财力、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以及银行配套贷款规模等因素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