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澳洲铁矿、美国大豆都认可人民币!中方首拿铁矿定价权,澳最终妥协让步
搜狐财经·2025-10-21 04:42

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包括已装船的12艘货轮 [1] - 此举引发市场震动,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价格迅速上涨1.8%,必和必拓在伦敦的股价下跌近5% [1] - 经过博弈,必和必拓于10月9日妥协,签署协议接受人民币结算部分铁矿石贸易,标志着中国首次在铁矿石领域打破美元定价垄断 [1] - 铁矿石作为全球最庞大的实物贸易商品之一,年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此前约80%以美元结算 [1] 中国采购策略变革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总量的75%,但过去在定价方面受制于人 [2] -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整合了国内钢铁厂的采购权,代表全国四成铁矿石进口量进行谈判,改变了以往国内钢企分散采购的局面 [2] - 到2025年,中国通过集中采购已累计节省超过150亿美元成本 [5] - 国内铁矿石库存高企,需求减弱,短期无需担忧供应问题,同时中国已布局多元化供应渠道,增强了谈判地位 [5] 人民币结算机制与效益 - 本次人民币结算适用于“现货交易”,是一种制度层次的测试安排,波动性、灵活性更高,可控性更强 [8] - 以青岛港为例,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进口商,财务成本平均降低了8美元/吨,对于年进口超十亿吨铁矿石的中国意味着巨额利益 [8] - 人民币将直接进入必和必拓设在新加坡或香港的账户,再通过外贸采购或金融资产配置回流中国市场,形成“资源—采购—金融”闭环 [8] - 中国自2022年起推行“北铁指数”,以人民币计价铁矿石现货价格,逐步替代西方主导的普氏指数 [8] 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连锁反应 - 铁矿石贸易突破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大豆协会在必和必拓宣布决定后紧急表态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 [10] - 2025年5月以来,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大豆价格已暴跌37%,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10] - 除中国外,印度、韩国等铁矿石进口国也开始尝试非美元结算,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8% [10] - 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完成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标志着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应用从固体矿产向能源资源扩展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进展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在中国实体经济基础之上,中国占全球经济体量18% [12]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商品贸易国,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提供了更多机会 [12] - 截至2025年7月,CIPS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处理金额突破90万亿元 [12] - 中国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万亿元,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12] 对美元霸权的影响 - 中国打破铁矿石美元定价垄断,意味着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统治地位出现裂缝 [14] - 美元依托“石油-矿石”两大基石,主导着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80%以美元定价 [14]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减持美债达186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10]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标准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等6家全球领先外资机构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首次成功接入非洲、中东、中亚地区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核心外资银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