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品牌将于10月底完全采用直营模式运营,原有经销商模式将终止,原“长城智选”门店正陆续更换为“魏牌新能源”招牌 [1] - 公司通过All in直营模式解决此前“直营+授权”双销模式导致的渠道内耗和价格不统一问题 [3] - 魏牌渠道正快速向下沉市场延伸,计划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并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 [6] 渠道模式调整 - 魏牌将成为长城汽车体系内最接近造车新势力直营业态的品牌,坦克品牌已正式撤出魏牌渠道 [1] - 坦克700已全部转交经销商网络销售,坦克品牌独立运营,品牌独立旨在让各产品线更聚焦自身用户 [1][4] - 此次调整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今年5月公司已决定将坦克品牌退出“智选”体系,并将“长城智选”改造为魏牌专属渠道 [1] 双销模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双销模式最大挑战在于管控直营与经销商在相同市场销售同款车型时的价格统一,若价格不统一会导致渠道内耗 [3] - 价格冲突在魏牌蓝山车型上表现明显,直营店能灵活利用各地补贴确保客户以最优价格提车,但经销商门店无法做到 [3] - 公司通过All in直营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价格不统一的问题,而行业其他公司如小鹏采用战区制统一管理,小米则采用定价权高度集中的“代理制” [3] 直营模式的战略意图与进展 - 公司推动直营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打造品牌,并实现全面To C(面向消费者),使营销层面真正转向用户导向 [5] - 截至5月,公司已在110座城市设立超过430家用户中心用于魏牌销售与服务,计划今年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超过300座城市 [6] - 今年以来新增直营门店重点分布在二三线城市,旨在冲击高端市场的同时,下探至对手势力尚未固化的区域寻找新增量 [6] 运营表现与财务影响 - 魏牌销售步入快车道,今年9月交付新车1.1万辆,同比增长63%,1-9月累计交付6.4万辆,同比增长96% [6] - 直营模式的高成本压力已经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31%至50.36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6.39% [6] 行业模式与趋势 - “直营+授权”的双销模式正被越来越多车企采用,例如小米汽车在SU7发布周期中也启动直营与合作经销双线布局 [2] - 在双销模式下,直营体系通常承担树立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的职能,而授权经销商则凭借地域覆盖优势帮助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2] - 全面To C要求企业建立“销售—反馈—研发”的快速响应闭环,这对传统车企意味着组织流程、决策机制乃至企业文化的彻底重塑 [6][7]
长城直营变革:坦克撤出魏牌渠道 魏牌All in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