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拍结果概览 - 上海2025年度第八批次土拍共推出6宗地块,总成交金额198.77亿元,其中3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 [1] - 溢价成交地块的溢价率均低于20%,整体溢价水平控制在理性区间,成交额较184.95亿元的起始总价上浮7.47% [1][2] - 土拍吸引包括中海、保利发展、越秀地产、招商蛇口等20余家品牌房企参与 [1] 市场分化特征 - 土拍呈现鲜明的“冷热分化”特征,核心板块地块溢价成交且刷新板块单价纪录,而外围区域地块均以底价成交 [2][4] - 徐汇滨江、静安苏河湾和杨浦滨江三宗核心地块分别吸引3家、3家和4家竞拍企业(含联合体)参与,其余地块均仅1家企业参与 [4] - 核心区域地块因稀缺性支撑地价突破,例如徐汇区地块楼面价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区域纪录,较2024年同区域地块成交价高出17.7% [3] 房企策略与动向 - 房企拿地主要秉持补仓或发挥资源优势的策略,联合参拍成为趋势,本次土拍中四宗地块为联合体拿地 [2][4][6] - 滨江集团时隔十年重返上海土拍市场,虽未斩获地块,但其参与显示民企参与度有所提升 [2][6] - 央国企及本地城投平台为参与主力,房企对非核心区域投资审慎,风险把控意识增强 [4] 政策环境影响 - 上海土地出让已不再要求中小套型比例,6宗地块全部取消该限制,更好地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方向 [6][7] - “好房子”建设标准落地,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核心地块已明确较高装修标准,如徐汇滨江地块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静安苏河湾地块不低于7000元/平方米 [8] - 政策优化为改善型产品开发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新房市场从“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型 [7][9] 产品与市场趋势 - 政策优化后,房企可根据地块属性精准定位产品,核心区域聚焦200平方米以上大平层或复式产品匹配高净值人群需求 [8][9] - 改善型产品供应增加将推动上海新房市场形成“核心高端化、外围多元化”的供给格局 [9] - 行业分析认为,核心区域优质地块仍将保持热度,但其溢价空间受新房销售预期约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