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贸易增长势头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数字贸易出口规模从4.59万亿美元增至7.2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2.1%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1] - 浙江省数字贸易规模3年间突破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人民币,增速远超传统贸易 [1] 业态创新与区域发展 - 中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汇聚全国60%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支付结算额占全国40% [1] - 上海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带"落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引进上下游企业130家 [1] - 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形成平台集聚与生态完善的发展样板 [1] 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 中国"丝路电商"伙伴国达35个,在19个国家建设65个直采基地 [2] - 深度参与《投资便利化协定》谈判,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 [2] - 从规则跟随者向参与者乃至引领者转变,规则话语权稳步提升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4年8月出台《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数字贸易中长期发展目标 [2] - 在京沪等地试行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管理,提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和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2] - 2024年4月发布《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聚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筑牢算力底座等具体任务 [2]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数字技术与贸易融合深度广度有待拓展,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部分技术应用存在瓶颈 [3] - 数据跨境流动存在障碍,数据安全与风险管控问题并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度大 [3] -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呈现碎片化特征,国际协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3] 产业层面发展路径 - 加快完善数字贸易规则标准体系,推动出台统一的数字贸易促进法 [3] -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一体化网络,布局数字贸易示范区 [3] - 强化要素支撑,注重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 企业层面发展策略 - 企业应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4] - 积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多渠道多维度布局全球市场,推动向卖品牌卖口碑转型 [4] - 增强规则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建立数据分类管理制度,加大网络安全投入 [4] 个体层面能力提升 - 消费者和从业者需主动提升数字素养,熟练运用数字工具,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4] - 增强数字权益保护意识,关注个人数据安全,尝试跨境网购等新业态 [4] - 树立理性绿色的数字经济消费观,在参与中推动模式创新 [4]
数字“引擎”打开贸易新空间
经济日报·2025-10-21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