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阶级跃迁的幻觉,破灭了
虎嗅·2025-10-21 08:35

过去二十年的增长与阶级跃迁认知 - 过去二十年的爆发增长创造了阶级跃迁非常容易的错觉,大量案例显示在互联网等行业存在几年内实现阶级跃迁的神话[1] - 具体案例包括从拿着76个鸡蛋到身价百亿、从西湖边教英语到纳斯达克敲钟、从客串客服到成就互联网帝国等真实且被广泛传播的创业成功故事[2][3][4][5] - 大众认知受到这些极端成功案例的影响,普遍认为努力肯干就能成为小老板或实现阶层提升,并形成了年薪二十万普普通通、高额彩礼合理的消费与婚恋观念[6][7][17] 影视文化反映的社会心态 - 中国影视剧市场呈现出与日剧、美剧、韩剧的显著差异,其主人公设定以霸道总裁为起步价,远高于国外以医生、律师、警察等中产职业为主流的设定[8][9][10] - 这种文化产品差异的根源在于过去二十年真实存在的大量白手起家创业者,使得国内观众对中产阶层主角产生“不爽”的观感,认为其不符合现实中的高期待[11][12] - 国产剧中,美剧标准下的中产阶层(如公务员、程序员)常被定位为剧情NPC,反映出社会婚恋标准已提升至“中产之上”[13][14][15] 增长红利消退与认知回归 - 随着经济增长红利结束,社会开始意识到阶级跃迁的极端困难性,许多家庭几代人都未能实现真正的阶层提升[18] - 从农村务工到北上广坐格子间的工作形式变化并不等同于阶级跃迁,两者本质都是依靠工资收入,且均面临难以在大城市买房的现实困境[19] - 价值回归体现在消费观念上,例如79元的眉笔被重新审视是否昂贵,反映出大众对自身经济状况的重新评估[18] 创业环境与有效指导的稀缺性 - 成功的创业往往依赖于明确的路径指引,如东北麻辣烫、桐庐快递帮等案例显示,有成功范例可循的领域更容易复制成功[19] - 许多普通人缺乏选址、客流、现金流等商业概念,导致盲目创业(如加盟汉堡店、在蜜雪冰城对面自创奶茶店)并快速亏损全部积蓄[21][22][23] - 有效的商业建议(如扩张时机、商业化节点、赛道选择)极为宝贵,其价值远高于泛泛的“努力”说教或长辈给出的无效建议(如“回家考公”)[24][25][26][27] 家族支持与成功经验的代际价值 - 真正有效的长远性、可行性建议通常只能由亲身成功过的人提供,许多家族因缺乏此类成功经验,导致后代持续进行高成本的肉身试错[28][29][30] - 一个成功的家族成员(如故事中的堂哥)能为整个家族提供直接帮助与间接建议,改变家族命运,其失败则意味着家族可能退回缺乏有效指导的状态[31][32][33] - 社会转向期正在重新定义价值,大众普遍意识到过去高估了自身能力、低估了社会难度,从而更加珍视宝贵的创业机会与有效的路径指引[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