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标准,何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试点总体成果 - 山东完成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三年期各项任务指标 [2] - 试点期间新增制修订国际标准85项、国家标准3209项、行业标准1589项 [2] - 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25个,培育105家标准创新型企业 [2] 标准化战略与产业应用 - 实施43项省级标准化战略性重点项目,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3] - 推动专利与标准融合,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团体标准以带动行业提质增效 [3] - 潍柴动力通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50%,推动潍坊动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4] - 枣庄构建石榴产业全链条标准体系,使石榴饮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4] 企业标准化实践与成效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通过“专利-标准-产业化”路径,制定多项企业标准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设备联网,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5] - 标准化与智能化融合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提供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5] - 山东创瑞激光牵头制定3D打印领域国际标准,以严于国家标准的原则提升市场竞争力 [5] 标准创新生态建设 - 形成“国家标准保底线、团体标准拉高线、地方标准作补充”的新格局,并出台激励政策激发创新活力 [6][7] - 全省7.7万家企业公开产品标准58.9万项,7000余家企业发布对标达标结果2.6万余项 [7] - 培育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企业标准“领跑者”682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机构数量达8500余家,较试点前增长25.3% [7] 国际标准化与出海 - 山东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累计341项,通过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等平台推动国际协调与区域互认 [8] - 海尔集团拥有120多项国际标准和超80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卡奥斯平台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国际标准带动我国平台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 [9] - 针对中小企业标准化需求,开展专家“山东行”活动,为115家企业解决215项诉求,推动制定国际国家标准30余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