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贷机构须积极合规转型
金融时报·2025-10-21 09:15

助贷本是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创新尝试。然而,在利益驱动下,衍生出诸多问题乱象引起各方关注。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合作机构以咨询费、担保费为名层层加价,通过"双融担""捆绑会 员权益"等操作,抬升综合融资成本的事情屡见不鲜。仅就会员权益模式而言,还分为"大权益"与"小权 益","小权益"与本地生活消费相关,如咖啡券、视频会员折扣券等;"大权益"则直接挂钩借款额度。 这些看似优惠的方式,实则潜藏玄机。部分平台以"优先放款""VIP提额"等为诱饵,强制借款人购 买数百元会员服务。《金融时报》记者查询某投诉平台发现,2025年,一些用户表示缴纳了几百元甚至 上千元的"会员费",也有用户表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勾选"支付了会员费,例如,有消费者投 诉"天源花"于今年3月20日"贷款8000元收取会员费1120元";就在近期,有消费者投诉反映"分期乐""恒 小花""58好借"等平台存在"充值VIP后但是提额失败"的情况。 除了"捆绑会员权益"以外,"双融担"现象也多次发生。据了解,"双融担"即助贷平台将24%至36% 年化利率助贷产品收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担保型借款合同,明确贷款年化利率在24%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