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ETF(159867)连续5日净申购,“猪价+疫情+调控”三重因素加速生猪产能去化
新浪财经·2025-10-21 10:53
生猪产能去化驱动因素 - 生猪养殖自9月15日起进入亏损区间,行业平均成本约13元/公斤,每头育肥猪亏损约250–300元,10月下旬全国生猪均价约11元/公斤,为近6年同期最低点 [1] - 仔猪价格从上半年450–500元/头暴跌至150元/头,低于生产成本250–300元/头,市场出现有价无市和滞销 [1] - 若11元/公斤的低猪价持续3–4个月,上市猪企前期盈利将消耗殆尽并导致连续亏损,加速产能去化 [1] 非洲猪瘟疫情风险 - 病毒喜冷怕热,冬季(10月至次年1月)北方防控压力显著上升 [2] - 当前风险包括抗体阳性率异常高、天气异常加剧传播、猪价低迷导致养殖户减少防疫投入 [2] 产业政策调控措施 - 2025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召开5次产能调控会议,要求头部25家企业至2026年1月底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以打击二次育肥 [3] - 头部企业2026年出栏量需同比减少10%,预计带动全国出栏量下降5% [3] - 政策配套手段包括严控环保、信贷收紧、补贴减少,目标是通过行政手段加速产能去化以稳定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 [4][5] 畜牧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10:33,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上涨0.55%,成分股海大集团上涨1.81%,罗牛山上涨1.63%,益生股份上涨1.55% [5] - 畜牧ETF上涨0.46%,报0.66元,该ETF紧密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06%,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