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军事装备发到家庭群 临聘人员为“挣面子”泄密获刑五年
齐鲁晚报·2025-10-21 11:26
临时聘用人员管理中的保密风险 - 为提升效能和控制人力成本,部分单位选择聘用临时工作人员,但这类人员流动性强,若入职前背景审查不严或工作中保密教育管理疏漏,可能成为安全保密的薄弱环节和泄密事件高发区 [1] 泄密事件典型案例 - 某国防军工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张某为炫耀,利用工作便利用手机偷拍新型军事装备照片并发送至家庭聊天群,导致信息在互联网扩散,最终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2] - 某科技企业员工孙某长期违规将涉密笔记本电脑带离工作场所,并在餐厅用餐时被盗,尽管设备后被追回,但孙某因此被公司辞退 [3] - 某区属单位负责人蒋某违规将秘密级文件复印后交予服务外包组织负责人谢某,谢某下属程某为求便利用手机拍摄文件并发送至微信群造成泄密,蒋某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相关合作协议被终止 [4] 涉密单位保密管理关键环节 - 公司需严把入口关,进一步提高全员保密意识,严格执行背景审查并签订保密承诺书,确保人员可信可用且无风险隐患 [5] - 公司需紧守权限关,严格执行最小权限原则,非工作必须不授予过高权限,并建立权限定期复核、审查及清理机制,防止权限失控与滥用 [6] - 公司需强化过程关,将临时聘用人员全面纳入日常保密教育与监管范围,确保其在岗期间一切行为有监督、可追溯、可审计,不留管理盲区 [7] - 公司需落实责任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用人部门主体责任,对因管理不力导致泄密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