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拟谈判实践看如何“走出去”
搜狐财经·2025-10-21 12:21
深海采矿行业现状与博弈焦点 - 深海采矿是全球争议最激烈的前沿议题之一,成为经济利益、环境风险与国际监管框架三重博弈的交汇点 [1] - 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主要规则制定者,面临资源需求大国与跨国企业推动产业化的压力,同时需回应岛国及国际环保组织对生态风险的忧虑 [1] - 海洋岛国斐济对深海采矿持高度谨慎立场,因其经济发展依赖渔业和旅游业,认为该活动将带来灾难性生态破坏 [1] 国际谈判的核心特征 - 国际谈判本质是寻求多元利益的平衡,谈判成果往往是混合方案的产物,协调多元利益并形成动态平衡是维持合作可持续的关键 [2] - 全球治理议题成为国际博弈新高地,深海采矿触及环境保护,大国需在发展与环境责任之间作出权衡 [2] - 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是突破谈判僵局的关键,与正式大会相比,非正式沟通更利于建立联盟和达成共识 [2]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启示 - 企业和民间机构在出海过程中面临与东道国政府、本地社区、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的复杂利益协调,提升谈判能力是各类走出去主体的必修课 [2] - 需建立复合型谈判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和智库应设立跨学科的谈判实践课程,通过理论、规则程序、案例分析与模拟实践培养人才 [3]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需兼顾核心利益与全球关切,推动企业、智库和社会组织提升谈判能力,形成多层次对外交流网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