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盐城的“出圈秘籍”:比风景更动人的是人文
第一财经·2025-10-21 12:18

盐城文旅整体发展态势 - 盐城文旅产业在多个旅行App平台获得“宝藏城市”、“超值”、“被严重低估”、“亲子游天花板”等积极标签 [1] - 盐城通过深挖城市记忆与老文脉,将红色精神、非遗传说、老盐城故事转化为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消费场景,区别于过度商业化的项目 [1] - 新一代文化消费更注重“情绪价值”和“故事共鸣”,盐城借此赢得了年轻一代喜爱,并为不同年龄段游客提供了情感出口 [1] - 独特的文化场景塑造了盐城文旅的高辨识度,使“盐城故事”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和传播 [2] 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 - 新四军纪念馆通过视觉设计升级、社交体验优化、文创开发等手段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意 [3][4] - 纪念馆开设“新火文创空间”,集潮流文创与咖啡茶饮为一体,成为红色文化互动空间 [4] - 推出首款毛绒文创玩具“Jelly Weapon”,其原型是开国少将罗有荣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勃朗宁手枪,设计团队由“00后”年轻人组成 [6] - 文创产品包括以粟裕大将公文包为原型的笔记本、印着烈士王海纹旗袍纹样的丝巾、以新四军军号为灵感的金属书签等,每件商品背后都有历史故事 [7] - 推出“N咖啡”,其中“铁军出山”(黑咖啡)售价19.37元,寓意1937年“铁军”诞生;“浴火重生”(咖啡拿铁)定价19.41元,寓意1941年新四军军部重建 [11] - 通过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创、咖啡茶饮结合,成功吸引大量“Z世代”游客主动了解历史,并带动更多人产生兴趣 [11] 古镇文旅的差异化路径 - 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去年全年到访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12] - 全国已有超过2000座古城镇,近半数沦为“空城”;全国27000余家古城镇相关旅游企业中,近四成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12] - 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选择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打造独特IP,景区内有50多处相关遗迹 [13] - 打造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天仙缘》,该演出入选首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运用大型威亚矩阵、水火特效、高精度投影等技术 [14] - 演出成功有效拉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夜游消费;去年天仙缘演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4%,并拉动了非遗文创集市、特色街区等业态增长 [16] - 景区内婚姻登记处每年登记新人超过3000对,穿汉服游景区成为特色项目 [18] 怀旧场景与城市记忆复刻 - 竹林大饭店在盐城市中心重新开张,复刻上世纪市井民俗,假期日均客流量超过1.2万人次,其中超过30%为外地游客 [19][21][24] - 饭店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盐城的建筑、市井和街巷生活,为60后至90后提供了寻找过去的怀旧场域 [21][24] - 竹林大饭店所在处过去70多年是盐城美食与商业地标,其重生既满足了市民的“味觉乡愁”,也吸引了年轻人“探店打卡” [24] 文化驱动的经济效益 - 利用经济手段将文化从抽象精神形态转化为物质生活中的具象表达,可以将文化作为支点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5] - 对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延续,并释放出实际的经济效益 [25] - 文化消费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的现实路径,游客更关注旅行的体验感、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6] - 盐城通过文化空间更新、历史文脉激活、夜经济焕新,让城市成为文化体验与身份认同的载体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