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阶段与竞争焦点 - 市场从高速增长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深水区,从增量驱动转向存量优化 [1][3] - 市场竞争焦点从产品数量转向对客户价值的长期兑现能力 [1][3] - 客户风险偏好分化明显,年轻群体偏好权益类与主题投资,中老年群体注重稳健收益与现金流 [3] - 各机构投研能力与数字化水平差距迅速拉大,头部机构优势凸显,中小机构面临更多压力 [3] 客户需求新特点与透明度要求 - 需求呈现年轻化与数字化,90后、95后客户投资决策习惯依赖移动端、社交媒体和即时数据 [4] - 需求目标化与规划化,更多客户围绕子女教育、养老、置业等具体目标进行资产配置 [4] - 价值观多元化,部分客户在收益之外更关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因素 [4] - 产品透明度是大众第一需求,客户要求清楚产品的投资逻辑、底层资产、风险分布和费用构成 [2][3][4] - 披露方式需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结果披露走向过程披露 [2][4] 提升透明度的具体措施 - 以图表和情景演算展示不同市场条件下组合表现,实现投资路径可视化 [5] - 明确管理费、交易费、托管费等成本,让客户理解为价值付费 [5] - 通过压力测试让客户预先感知可能的波动区间,实现风险情景可视化 [5] 未来行业核心竞争力与AI技术影响 - 核心竞争力集中在投研一体化能力、客户需求洞察力、科技驱动的交付能力 [6] - AI技术推动财富管理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目标为中心 [2][6] - 智能投顾可自动进行组合调整,AI客服实现7×24小时全渠道响应,AI投研助手处理海量数据 [6] - 未来模式取决于数据能力、场景能力与投顾能力的融合 [2][6] 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 - 突围方法非与大行硬碰硬,而是找到自身护城河,如深耕本地经济圈,与核心产业链绑定 [6] - 聚焦中产家庭、城镇新居民、返乡创业者等尚未被充分服务的细分客群 [6] - 采用核心+卫星产品策略,核心部分保障底仓收益,卫星部分提升组合弹性和差异化 [7] - 机会在于用专业与温度打穿细分市场,而非在价格战中消耗自己 [8] 绿色金融与破解洗绿风险 - 破解洗绿风险关键在于利用金融科技构建可量化、可验证的绿色识别与评估体系 [2][9] - 需用数据和科技把减碳绩效做实、做细、做可追溯 [2][9] - 银行可依靠多源数据+科技手段构建高碳敞口识别模型,整合财务数据、碳排放系数、卫星遥感等数据 [9] - 设立行业基准排放值,计算企业相对分位数,对排放显著高于均值的企业重点关注 [9] 绿色项目风险评估与贷后管理 - 建议采用双评分+双轨制模式,双评分是商业可行性评分与减排效益评分并行 [10] - 审批流程设置双轨渠道,符合绿色清单的企业走快速审批,不符合的需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 [10] - 贷后管理应将碳减排KPI与融资利率挂钩,企业完成减碳目标可获得利率优惠,未完成则加收利差 [10] - 只有让减碳绩效直接影响融资成本,才能将绿色金融理念转化为可持续市场行为 [10] 供应链绿色评估与数据缺失应对 - 在数据不全情况下,银行可利用核心企业的绿色标准反推上下游表现 [11] - 可通过替代数据弥补空白,如电、水、气、热用量账单,物流运输记录,海关数据等 [11] - 区块链技术可将供应链环保数据上链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11] - 可采用分阶段授信+数据完善奖励方式,初期提供部分额度,要求企业补齐数据后提升额度并降低利率 [12] 五篇大文章的差异化实施方案 - 银行应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制定差异化方案,一地一策、一群一策 [13] - 在农业大省优先发展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在制造业基地突出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结合,在老龄化程度高地区重点发展养老金融 [13] - 科技金融在农村信贷风控中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农作物长势,结合气象数据和物联网设备信息提前判断风险 [13] - 真正的普惠是基于当地产业与人群特征重新设计金融方案,而非把城市产品简单下沉到县域 [13] 2025年理财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理财市场将在净值化洗礼中走向成熟,净值化是帮助客户回归长期主义的必经之路 [14] - 市场机遇包括利率下行促使客户增加权益类等资产配置、绿色科技等新主题投资机会、监管鼓励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14] - 挑战包括净值化转型加快导致产品波动加大和客户教育压力上升,头部机构优势导致中小机构竞争压力加大,国际市场波动可能冲击产品净值 [15] - 2025年市场规模稳中有升,结构优化,固收类产品占比下降,混合类、权益类、另类资产占比提升 [15]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策略 - 低利率时代真正的稀缺品是稳定现金流与长期增长并存的资产,客户从追求刚兑收益转向追求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15] - 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高股息与红利增长类资产、绿色能源与科技创新主题、基础设施REITs、精选私募股权、全球优质资产配置 [16] - 资产配置应重点考量现金流的确定性与防御性、投资的精准性和风险管理,遵循核心+卫星策略 [16] - 穿越低利率周期的关键是用稳定现金流锁定安全边际,再用精选的成长资产获取超额收益 [16]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蔡栋梁:“产品透明度”是大众对财富管理市场的第一需求
新浪财经·2025-10-21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