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乎联合多家机构发起AI“科研新范式”大讨论
中国经营报·2025-10-21 16:2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联合科普中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Bioart生物艺术等机构共同发起以AI时代科研变革为主题的讨论,领衔专家包括三位“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1] - 公司自2025年9月全国首个法定科普月起启动“2025科学季”,内容涵盖“2025诺贝尔奖巡礼圆桌讨论”、“AI科研新范式”大讨论及“2025知乎科学开放麦:追答案的人”线下活动[1] - 公司目的在于锚定科学讨论社区这一定位,为大众搭建与科学对话的桥梁,让科学普及真正活起来、火起来[1] 平台内容与用户参与 - “AI科研新范式”主题讨论已吸引大量科研工作者及爱好者参与,例如针对孙理察提出的“AI的发展将如何改变线性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问题,多位答主表达了乐观情绪[2] - 答主Jaysny认为AI能处理人类无法企及的数据并生成可靠猜想,这正掀起一场“无声的革命”,并可能催生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数据科学数学[2] - 平台上也存在对AI能力被夸大的案例讨论,例如两位研究人员借助GPT-5解决10个“百年悬案”级埃尔德什难题后被证实只是检索到已有研究成果,而非独立提出新证明[2] - 统计学话题优秀答主范函子Skyline表示,大规模引入AI辅助解决数学问题后,AI的发展并未对数学研究范式产生颠覆,AI并未取代人类心智荣耀,而是成为更强大的同行[2] 具体讨论议题与观点 - 针对韦斯·桑德奎斯特提出的“基础科学是如何推动人类健康与工业发展的?”问题,答主千叶絮语以量子力学为例,指出100年前海森堡创立的矩阵力学最终引领了信息革命[3] - 答主系统与控制将基础科学比喻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顶级“传感器”和“系统模型”,强调其重要性[3] - 针对斯科特·埃默尔提出的“细胞中普遍存在的ESCRT复合物在神经元中发挥哪些特殊作用?”问题,吸引了遗传学、生物学等领域众多答主的专业对话,展现跨学科交流活力[3] - 平台热议话题包括“科研工作者该如何平衡科研和生活?”,答主司马懿从职业性质分析,指出科研是声誉游戏,成果体现在个人简历上,这使得每个人是自己的老板,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界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