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隆、迪桑特牵手国家队:安踏的“新奥运牌”怎么打?
华尔街见闻·2025-10-21 18:17

多品牌战略资源倾斜 - 公司将体系内稀缺的顶级体育资源系统性地倾斜至多品牌矩阵 [1] - 可隆品牌近期正式成为国家攀岩队的合作伙伴,迪桑特品牌则接手中国铁人三项国家队赞助权益,取代361° [2] - 这一系列动作为子品牌注入专业动能与品牌辨识度,或将影响其成长空间与市场占位 [3] 奥运营销战略与调整 - 公司自2009年起连续服务四届奥运赛事,通过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装备,在主品牌层面成功构建了“专业、可靠”的用户认知 [4] - 在长达16年的赞助周期里,公司年度营收规模由不足60亿元发展至超700亿元 [5] - 2025年初李宁正式取代公司成为中国奥委会新周期合作伙伴,公司转而通过密集签约体操、蹦床、射箭、三人篮球、游泳及洲际自行车队等项目国家队来维持品牌影响力 [6] 垂直赛道的选择逻辑 - 攀岩和铁人三项两项运动关注度正快速上升,并呈现大众化趋势 [7] - 攀岩自2016年入选东京奥运会后普及提速,并跻身全运会项目,截至2025年1月,中国大陆商业岩馆数量增至811家,同比增长27.5% [8][9] - 巴黎奥运会中国选手在女子铁人三项个人赛上创造奥运最佳战绩,推动运动从专业领域走向公众视野 [10] - 赞助价值核心在于品牌与运动项目的趋势演进、人群结构及精神调性实现长期契合,可隆、迪桑特在此类高成长性赛道中比主品牌更具战略适配性 [10] 子品牌的业绩表现与发展期待 - 上半年,以可隆、迪桑特为代表的“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3.7%至106.78亿元 [12] - 可隆是成长最快的品牌,增速接近80% [13] - 在主品牌增速承压的背景下,可隆与迪桑特被集团寄予冲击百亿规模的高度期待 [14] 子品牌的定位与战略挑战 - 可隆定位介于专业与潮流之间,比Fila更侧重功能性,又比迪桑特更具都市感和时髦度,部分消费者将其视为“始祖鸟平替” [15][16] - 过度依赖文化叙事与潮流玩法可能稀释其在专业运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心智,回归专业运动领域成为必然战略选择 [17] - 迪桑特定位于高端综训、滑雪与铁人三项领域,铁人三项运动装备体系复杂、客单价高,具备可观商业潜力,其延伸的“跑步-骑行”场景与品牌跑鞋产品线高度契合 [18][19] 增长驱动与区域扩张 - 驱动增长的主要路径是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并进行零售业态扩张 [20] - 可隆过往在东北及北方区域表现突出,今年在东北以外区域实现突破,全国首家KOLON KRAFT旗舰店在成都开幕,并在乌鲁木齐、重庆、济南等城市筹备新店 [20] - 迪桑特正从东北核心区域向南方市场渗透,并开设雪场店、高尔夫球场店、儿童店等,实现品类与人群的细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