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缸径发动机、巨型工程车、超级重卡……国产装备“巨无霸”的全球化实践
第一财经·2025-10-21 18:1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装备制造业通过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未来在于全球协作而非封闭壁垒 [1] - 中国装备制造业凭借技术实力和国际化策略,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出口快速增长和产业链优化 [1][5][15] 行业地位与特点 - 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高、价值链水平高,处于产业链高端,能带动上下游发展 [3] - 近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装备制造业突飞猛进,由大量自主创新和专利形成产品竞争力 [4] 企业经营业绩 - 潍柴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指标稳步提升 [4] - 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同比增长超30%,创历史新高 [5] - 山东重工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收入达727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预计实现1000亿元出口目标 [15] - 山东重工出口收入从2020年200亿元增长至当前水平,五年间出口规模增长4倍 [15] 出口市场表现 - 中国重汽前三季度重卡出口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24.5%,保持中国重卡出口首位 [5] - 中国重汽9月份单月重卡出口首次突破1.5万辆,刷新中国重卡出口行业纪录 [5] - 在非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7.4%,东南亚市场增长41.5%,中东市场增长28.7% [5] - 中国重汽在海外建立230家经销商、400个服务网点、30家工厂,目标全年出口15万辆 [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中通客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保持在5%以上,组建近千名研发团队,搭建海外市场研发体系 [8][9] - 潍柴大缸径发动机数据中心业务今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幅飙升至400%,实现跨越式增长 [10]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每年投入研发费用10亿元,投资30亿元建成年产10万台大马力拖拉机厂 [12] - 山推股份发布AI推土机,并将相关技术同步运用到装载机、矿山卡车等产品 [13] 国际化发展策略 - 企业采取出口业务和海外本地化运营双线策略,有效规避关税及贸易战风险 [5] - 通过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金融等关键环节本地化规划,实现协同共生 [5][9] - 中通客车实现从"卖产品"到"输出品牌"升级,成功打入新加坡、丹麦等高端市场 [8][9] - 中国企业将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输送到海外企业,实现海内外共生共融 [16] 产业链优化与升级 - 中国装备制造业探索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合理路径 [8] - 潍柴雷沃聚焦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战略核心市场,加快全球配件服务网络建设 [12] - 陕重汽国际业务占公司业务一半,针对不同区域市场设计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13] - 需要推动研发与应用前置,联动渠道网络合作伙伴组建研发,加快产品迭代升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