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竞争态势 - 飞猪在并入淘天集团后迎来首个双十一,内部压力巨大,必须成功[1] - 飞猪与手机淘宝完全打通,且其国庆履约GMV较去年增长48%,获得管理层更高期望[1][4] - 携程对双十一的态度从去年的跃跃欲试转变为今年的格外重视,其刚结束的919旅行划算节带动活动商品总GMV达35亿元,同比翻倍[4] - 平台间竞争激化,核心矛盾在于优质货源有限,飞猪与携程处于双雄对峙状态,而美团、同程、抖音生活服务、京东旅行等玩家亦虎视眈眈[4][5] 商家策略与行业环境 - 酒旅商家视双十一为全年最后一次重要曝光机会,不参与则难以进行年终汇报[5] - 商家面临旺季不旺、淡季提前、现金流吃紧的困境,将双十一视为最后的希望,价格策略已非活动价而是“救命价”[8][9] - 部分品牌将国庆期间的低价策略延续至春节,旨在不赚钱也要先留住客户[10] - 商家需在飞猪与携程之间做出独家资源选择,否则平台会将流量分配给其他合作方[5]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消费者消费行为趋于精打细算,十一期间因价格过高而未出游,为双十一预留了预算空间[14][16] - 存在明确的错峰出行需求(如秋假、清年假、春节前冷门窗口),用户等待性价比高的引爆点[17][18] - 用户决策提前,对高价值产品敏感度极高,例证为国泰航空2万元人民币的Bug价公务舱机票在几小时内售罄[19][21] - 消费者已习惯大促节奏,倾向于在最终折扣阶段集中下单,需求并未消失而是改变了节奏[23][24] 产品与营销焦点 - 中高端出境游产品成为双十一提前锁客的关键领域,部分商家早在七月份就已与平台对接资源[11] - 飞猪在年轻用户及高净值用户中占比提升,其长线产品尤其受到偏爱[11] - 有效的营销需围绕上好SKU、打动用户心智、拿捏用户情绪,从而促成转化[22] - 双十一不仅是GMV和销量的比拼,更是对平台供应链控制力和与商家合作粘性的集中检验[5]
今年双十一,携程、飞猪刺刀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