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沈联涛:刺破央行独立性的神话
36氪·2025-10-21 19:25

为了维护央行官员的体面,央行独立性的外壳仍被保留,但在金融市场看来,未来美国利率 的走向究竟由谁主导,已经毫无疑问 中央银行家常被称为高级金融界的"祭司",因为他们掌控着高能货币,即人们通常所知的基础货币,或 者说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通过从银行或市场购买政府债券(从而扩张央行资产 负债表),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市场流动性改善,短期利率因此趋于下降。实际上,央行通过扩张资 产负债表(技术上称为量化宽松)来影响市场情绪,因为购买长期债券会降低长期收益率,而流动性增 加又会压低短期利率,从而改变整个利率曲线。 当央行收紧流动性时,利率上升,资产价格受到影响,进而通过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从而波及实体经 济。央行的目标是通过实施货币政策维持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这一职能如今被视为一项专业、技术性 的工作,要求运作上的自主性,即使不是政策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家与政治家的关系历来微妙。大多数财政部长都希望拥有友好的央行行长,这也是为什么不少 央行行长出身于财政部或经济部,且拥有一致的政治倾向。然而,对市场压力敏感的政府也意识到,债 券市场的警觉投资者普遍认同央行应当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机构投资者发起的任何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