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供应短缺现状 - 储能电芯供应极度紧张,生产线仅能维持三分之二的运转,积压订单达3GWh [2] - 电芯平均交货周期从2024年同期的30天大幅延长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75天 [2] - 行业调研显示,38.7%的中小储能企业因电芯短缺被迫减产,15.2%的企业一度停产 [2] 供需失衡与市场影响 - 政策驱动需求爆发,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远超电芯产能扩张速度 [4] - 锂电储能系统价格近三年暴跌近八成,市场均价已低于成本价,全行业面临普遍亏损 [3] - 出现价格倒挂现象,280Ah电芯采购价从1月的0.38元/Wh涨至6月的0.45元/Wh,而同期储能系统销售价从0.58元/Wh降至0.46元/Wh [17] 企业采购策略演变与困境 - 电芯采购条件急剧恶化,从2024年1月的30天周期、30%预付款,变为2025年6月的75天周期、100%预付款且无法保证交货时间 [5] - 为分散风险,企业普遍采用“拆单采购”模式,将订单分给多家供应商,导致采购成本增加20%以上 [6] - 头部电芯厂商订单已排至2026年第一季度,即便大型储能企业也需提前6个月下单并全额预付 [15] 企业经营与财务压力 - 因无法保证电芯供应,企业被迫推掉价值超千万元的订单,积压的3GWh订单预计收入12亿元,但每日需承担数十万元违约金 [10] - 行业毛利率严重下滑,2025年上半年多数储能系统集成商毛利率已跌破5%,而头部电芯厂商毛利率仍保持在18%以上 [17] - A股储能板块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达65.3%,较去年同期上升8.7个百分点,超三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20] 行业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 企业尝试通过股权投资与电芯厂建立战略合作,但面临苛刻条件,如保证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5GWh电芯 [10] - 二级电芯市场迅速成长,2025年9月其流通规模预计达5GWh,占总需求量15%以上,贸易商采用“期货式”交易加价10%-20%转手 [19] - 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部分大公司推进纵向一体化,自建电芯产能并布局锂资源,而中小企业则收缩战线,专注高利润细分市场 [21][23] - 行业预测电芯供应紧张局面在未来6-12个月内难缓解,2025年第四季度价格可能继续上涨5%到10% [23]
储能企业致命困局:有企业停产,3GWh订单成定时炸弹
新浪财经·2025-10-21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