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25年双十一策略与业绩 - 阿里巴巴2025年双十一策略发生根本转变,从流量运营转向“人”的运营,聚焦“大消费+AI+闪购”组合拳[2] - 大促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超过去年全天[2] - 天猫策略为“扶优”,重点服务高客单价用户,电商部分净利润下降源于对消费者的投资加大[2] 品牌方对双十一的价值认知 - 品牌方认为双十一是平衡短期爆发与长期信任的载体,能有效传递品牌理念与价值,并非短期促销收割场[5] - 双十一被视作行业的“年度大考”,是对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创新力及用户运营能力的综合检验[6] - 大促为品牌增长提供“确定性”驱动力,成为运营核心用户的主阵地,会员复购率和客单价逐年提升[6] 平台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淘宝上线多款AI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等,以精准理解用户需求并推荐商品[7][10] - 天猫开放数据、AI及新技能手段以帮助品牌提升经营能力,旗舰店作为品牌私域由品牌自主运营[9] - AI技术在大促中广泛应用,AI“智惠引擎”发券转化率提升15%,AI美工月均生成2亿张图片/500万个视频,商品点击率提升10%[10] 全域联动与新增长点挖掘 - 平台着力于近远场电商全域联动,深度挖掘88VIP会员的潜在消费力[8][10] - 淘宝闪购在预售首日表现强劲,全国270座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店订单增长670%[11] - 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闪购服务,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成交增长超290%[11]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电商平台“烧钱换流量”打法难以持续,补贴力度大幅缩减,整合平台资源、提升转化效率成为共同考题[11] - 在美妆等竞争激烈赛道,国货品牌面对国际美妆集团的品牌矩阵式竞争,仍显单薄且竞争力不足[5] - 品牌的核心诉求是稳定增长与有效提升竞争力,本质在于能否真正洞察市场[8]
天猫双十一转身:从价格战到攻“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