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靖因药业闯关港交所:技术光环下的资本博弈与IPO前路
新浪财经·2025-10-21 20:53

公司概况与上市申请 - 成立仅四年的创新生物技术公司靖因药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高盛、海通国际、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聚焦于siRNA(小干扰RNA)疗法,处于临床阶段,并带有“同类首创”、“全球合作”、“腾讯入股”、“扭亏为盈”等标签 [2] 产品管线与技术平台 - 公司围绕siRNA技术平台构建了三大核心产品管线,分别切入凝血功能障碍、心脏代谢疾病与肥胖症三大慢性病领域,每个赛道均具有百亿美元级别的市场空间 [3] - 核心产品SRSD107是一款靶向凝血因子XI的siRNA药物,处于欧洲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并计划在中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启动另一项II期试验,具备潜在同类首创优势,可能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强效抗凝 [3] - 关键产品SRSD216靶向脂蛋白(a),已在中美同步进入IIa期临床试验,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可实现超过95%的Lp(a)抑制,且持续时间长达12周以上,具备“半年一针”甚至“一年一针”的给药潜力 [4] - 第三大管线SRSD384靶向INHBE蛋白,是一种非肠促胰素通路的siRNA疗法,旨在通过调节能量消耗来促进脂肪减少,同时保护骨骼肌,实现“保肌减重” [4] - siRNA平台基于专有的化学修饰技术(PEPR平台),旨在提升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和持久性,该技术在靶向AGT蛋白时展现出比未修饰序列更强且更持久的敲低效果 [5] 财务状况与盈利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亦无销售成本 [5]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期内亏损分别为3.09亿元和3.42亿元,两年合计亏损6.51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期内利润3446.1万元,实现由亏转盈,但盈利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达到1.44亿元,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了约1.40亿元 [6] - 该巨额收益来源于与全球基因编辑巨头CRISPR Therapeutics的战略合作,公司获得了25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7000万美元的CRISPR股份,以及高达8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为6466.7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6] 股东背景与融资估值 - 股东阵容包括OrbiMed Asia、OrbiMed U.S.及Creacion Ventures等联合创始人,各持有20.23%股权,构成控股股东组 [7] - 腾讯旗下意像架构投资持有公司8.14%股权,汉康资本旗下基金合计持股超13% [8] - 公司通过多轮融资已累计募集资金约1.44亿美元 [8] - 2025年4月,公司完成4750万美元B2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 [8] - 估值逻辑基于siRNA赛道的高增长前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40年全球市场将达503亿美元)以及与CRISPR的深度合作带来的协同效应 [8] 合作模式与市场环境 - 与CRISPR Therapeutics的合作采用50:50共同开发模式,意味着未来商业化收益将被平分 [10] - siRNA药物从II期临床到最终获批上市,至少需要5-8年时间,期间需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公司最早或也要到2030年后方能实现产品上市和产生收入 [10] - siRNA赛道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如Alnylam、Arrowhead已有多款产品上市,国内亦有圣诺医药、瑞博生物等企业在积极布局 [11] - 公司较为符合港交所18A章上市规则,该规则为尚未盈利或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开辟了上市通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