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变革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136号文,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上网固定电价时代结束 [2] - 新能源发电将直面与煤电等能源的价格竞争,由于发电不稳定、可调度性较差,全面入市初期可能面临上网电价下行压力 [2] - 政策调整导致新能源消纳与电价均存在不确定性,推动行业产品变革 [1]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策略 - 行业核心议题转向控制项目度电成本以应对电价不确定性 [3] - 金风科技通过“风储融合”模式应对电价波动,为风电机组配置储能,在电价低谷时储电、高位时释放交易,以提升收益并支持电网平衡 [3] - 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等市场为风电场配置100%容量储能装置,利用日内峰谷价差套利,该模式已在国内新能源富集区域试点 [3] - 明阳智能推动风机与大数据、AI深度融合,使设备具备收益预判能力,结合实时电价、风速数据动态调整以实现发电收益最大化 [3] - 远景能源发布伽利略AI风机,将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融合,旨在解决功率预测不准、电价波动难把握等问题,其示范项目场站整体收益相较传统风机可提升20%以上 [4] 商业模式创新与多元化 - 上海电气在洮南市投产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风电制氢+生物质制二氧化碳+绿证交易”组合模式,解决消纳难题并实现商业落地 [6] - 金风科技拓展至绿色氢氨醇领域,投资百亿余元建设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配套200万千瓦风电,已承接马士基、赫伯罗特每年75万吨绿色甲醇订单 [6] - 金风科技今年9月宣布投资189亿元建设巴彦淖尔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6] - 山高新能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启动“新能源+数据中心”一体化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并满足数据中心绿电需求 [7] 行业转型方向 - 风电企业需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方案解决商转型,更看重全生命周期成本而非单纯设备报价 [3] - 未来新能源产品创新核心将围绕解决适配电网与负荷问题,向电网友好、负荷友好方向推进,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是关键 [4] - 对企业而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成本控制与技术方案优选能力,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能力 [7] - 头部企业高管认为136号文下行业需共同思考转型路径,强化资源整合能力 [1]
136号文重塑风电投资逻辑,龙头企业盯上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