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编剧“古二”为电视剧《繁花》维权,要求署名并爆料剧组内幕,最终其公众号被封号,事件无疾而终 [1][6] - 维权事件因涉及知名导演王家卫及众多利益方,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各方说法不一 [2][3] - 事件核心争议点在于“古二”未能提供过硬证据证明其编剧贡献,且其公开私下对话录音的行为导致舆论转向道德审判 [6][7] 行业核心矛盾 - 影视行业存在前现代制作模式与现代工业体系的深层矛盾,表现为劳动不受保障、权力不受约束 [8] - 行业实行导演中心制,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编剧等工种的贡献在集体创作中难以被清晰界定和认可 [12][14][19] - 编剧工作具有高度创意性和复杂性,从大纲到成文耗时数年、修改十几稿,但其劳动价值在权责不清的体系下被系统性矮化 [14][15] 编剧培养与生存困境 - 编剧行业依赖师徒制培养,具有“反工业化”特性,难以通过标准化高等教育批量产出人才 [9] - 在“工作即学习”的模糊关系下,编剧的劳动常被视为学习过程,缺乏对应报酬和明确职责,导致其价值被惯性认知为廉价 [10][11] - 行业内缺乏有影响力的工会组织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编剧权益保护几乎完全依赖甲方自觉或自身咖位 [15][17] 行业生态影响 - 编剧行业普遍采用项目制下的“计件”工资,编剧工作成果无客观价值评估标准,全凭导演等核心人物主观判断,经济保障薄弱 [21] - 零工计件式的报酬分配模式和熟人社会运作机制,使得从业者敢怒不敢言,导致人才严重流失 [24][25] - 行业在故事创作层面出现肉眼可见的衰落,同质化、安全化表达盛行,反映出编剧行业疲软的事实 [24] 行业奖项与社会认知 - 奖项评审体系存在“导演中心制”偏向,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奖项最受关注,编剧的集体贡献难以得到同等尊重 [18] - 社会文化普遍吹捧导演与明星,小编剧的创意劳动既不被观众看见,也不被制度承认 [26]
《繁花》维权事件,浮华背后是封建与腐朽
虎嗅·2025-10-21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