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中国战略报告:走向世界的旅程
搜狐财经·2025-10-21 21:37

中国出口演变的三个维度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从2001年的11%飙升至2024年的33% [1] - “中国制造”的叙事已沿着三个关键维度演变:出口目的地、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形式 [1] 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 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非美国国家的出口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对美国的出口同期每年下降0.6% [3]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现在占总贸易额的47%,高于2005年的32% [3]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是2010年至2020年的关键增长动力 [4] - 电气设备和“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增长 [4] - 中国在玩具、纺织品和家具等传统物品的全球出口份额在过去15年下降了10% [4] 出口形式拓展 - 中国战略性地增加了其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内 [7] - 中国越来越多地出口服务,包括在线电子商务和娱乐服务、旅行和消费服务、生物技术合同研发服务 [7] 全球扩张的驱动因素:成本与质量 - 中国公司能够以比全球竞争对手低15%至60%的折扣提供主要制成品 [9] -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工程机械和电动汽车等新兴制造业领域占据主导产能 [9] - 2024年有130家中国公司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对比10年前为100家 [14] 全球扩张的驱动因素:市场与创新 - 产能过剩、激烈竞争和通缩的结合促使中国企业从高度竞争的本地市场进行多元化 [10] - 研发强度是中国公司海外扩张的更重要的驱动因素 [21] 全球扩张的驱动因素:文化与货币 - 超过5000万华裔人口居住在中国大陆以外,可为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提供便利 [11] - 人民币具有高度竞争力,高盛的研究表明人民币仍然被低估 [8] 海外收入增长现状与预测 - 中国上市公司及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14%和11%分别增长至目前的16%和15% [15] - 过去10年,中国公司相对于其全球竞争对手的收入份额以每年0.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15] - 预测到2028年,中国公司(剔除金融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可能达到19.2%(含金融业为20.7%) [16] - 基于高盛对出口增长4%的预测,未来三年中国非金融公司的海外收入年均增长约13% [17] 海外扩张的盈利影响 - 2024年中国出口商在海外市场的毛利率比国内高出约20% [21] - 全球扩张可能使MSCI中国公司的盈利每年提升约1.5% [21] - 在最坏情况下,美国额外征收100%关税可能导致约10%的短期盈利损失,但不会改变全球扩张的结构性趋势 [22] 全球化的宏观与企业影响 - 中国公司海外活动的增加可能使GNP/GNI比GDP受益更多 [23] - 贸易顺差大量积累(今年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 [24] - 海外收入达到相当规模时,会逐渐降低整体市场对国内增长的敏感性 [25] - 随着“走向全球”趋势的发展,股权融资、分拆海外子公司以及并购活动可能会增加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