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概况 - 10月下旬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两家头部机构杭银消金和蚂蚁消金累计挂出超31亿元个贷不良资产包,显示出机构优化资产结构的迫切需求 [1] -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处置主力,尽管面临资金与管理考验,仍在积极布局 [2] 近期主要不良资产转让项目详情 - 杭银消金于10月21日挂出第8期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本息合计19.74亿元,涉及8.8万名借款人,起拍价7000万元,折扣率低至约0.3折(3.55%),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约46个月 [3] - 蚂蚁消金于10月20日挂出本年度第8期项目,未偿本息11.79亿元,涉及42万名借款人,起拍价1.25亿元,折扣率约1折(10.58%),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约13个月,借款人平均未偿本息仅2800余元 [3] - 中银消金于10月14日一次性挂出两期项目,未偿本金总额近8.5亿元,平均逾期天数约24个月,均标注来自美团助贷业务,涉及借款户数超7万人,平均未偿本息约1.1万余元 [4] - 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挂出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规模已超45亿元,平均折扣率为6.17% [5] 不良资产包特征与处置挑战 - 当前市场资产包的显著特征是“户数多、金额小、未诉讼”,未诉资产比例上升意味着仍有较大催收空间 [5][6] - “小额多笔”的特点推高了处置成本,若需通过法律程序催收,人力投入和时间成本会大幅增加,可能得不偿失 [6][12] - 以杭银消金资产包为例,平均每笔未偿本息为2.2万余元,单笔金额小、笔数多会带来不小的司法压力,是很多机构不敢接的重要原因 [12] 2025年行业出包节奏与驱动因素 - 在已开立银登中心账户的2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今年有19家通过该平台挂牌不良贷款项目,截至10月21日累计挂牌达166期 [7] - 中银消金挂牌最为密集,年内已挂牌73期;招联消金、兴业消金、湖北消金分别挂牌17期、16期和11期;蚂蚁消金和杭银消金各挂牌8期 [7][8] - 驱动出包节奏加快的主要因素包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需求、缓解贷后压力以及市场需求推动 [10] -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政策于2021年启动,此前积压的不良资产得以进入市场流通,2025年消金资产包整体行情向好,部分资产包能以高于市场平均折扣率的价格成交 [10]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与挑战 -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为消金不良资产包的收包主力,活跃机构包括昆朋资产、天津滨海正信、海南新创建等 [14] - 收购方面临资金压力和管理压力,个贷不良资产回款周期长(通常3-5年),外部配资成本普遍在10%左右 [14] - 管理压力体现在需要梳理海量借款人信息、制定催收方案及应对投诉和法律纠纷,是重运营、周期长的工作 [15] - 部分地方AMC正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分析借款人还款能力以提高催收效率,探索“专业处置+科技赋能”的新业态 [15]
月内规模已超45亿元,有消金机构0.3折拍卖19.74亿元不良信贷包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1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