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与动因 - 2025年美联储对银行加密货币业务的监管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限制性态度转向开放包容的监管框架 [1] - 政策松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加密货币市场快速成熟、机构投资者兴趣激增,以及美国争夺Web3时代金融话语权的战略考量 [1][2] - 超过96%的机构投资者认可加密资产的价值,将其视为与传统资产类别相当的投资多元化工具 [1] - 提供加密货币相关服务的美国银行比例从2022年的18%大幅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6% [1] - 全球监管竞争压力推动美国政策调整,例如欧盟MiCA法规生效后,自中国禁止加密货币以来超过2500家区块链企业迁出,其中92%选择监管友好的地区 [2] 核心政策转变的具体内容 - 2025年4月,美联储撤销要求银行在开展加密业务前必须获得监管批准的指引,废除了2022年和2023年发布的四份针对加密货币风险的监管通知 [3][4] - 监管方式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监控”和“事后纠正”的动态监管框架 [4] - 2025年8月,美联储终止2013年设立的“新型活动监督计划”,将加密监管完全纳入常规银行监管体系 [3][5] - 2025年10月,美联储提议设立“新型有限制权限的主账户”,使稳定币发行方等能直接接入美联储支付系统,无需依赖合作银行 [5][6] - 2025年7月18日,《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正式签署,建立联邦层面稳定币监管框架,要求100%储备 [7] - 《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CLARITY法案)于2025年7月在众议院通过,明确“数字商品”与“数字资产证”的分类标准 [7] 对美国银行业与加密货币市场的直接影响 - 美国银行业迅速调整战略,积极布局加密资产领域,从简单托管服务向更复杂的加密金融产品拓展 [9] - 加密托管服务成为银行业必争之地,超过40%的全球银行已经或计划推出加密资产托管服务 [9] - 近70%的银行加密托管服务是与原生加密托管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成果 [10] - 加密资产相关服务为银行提供了手续费收入的新渠道,Coinbase2025年第二季度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 [10] - 自2025年4月美联储监管松绑以来,比特币价格短期内上涨约20% [11] - 2025年9月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到3070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比高达99.8%,合规稳定币占比从年初不足50%飙升至72% [12] - USDC流通量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650亿美元,占全球稳定币市场28%,年内增速达40.9% [12] - 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美国代币化美债规模达到73亿美元,其中60%通过合规交易所完成交易 [12]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国银行业加密业务将呈现两极分化格局,大型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小银行专注于细分市场 [18] - 资产代币化成为重要方向,代币化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73亿美元,未来更多传统资产将被代币化 [19] - 银行与加密原生企业的关系从竞争转向合作,近70%的银行加密资产托管服务是合作成果 [19] - 摩根大通、道富银行等已布局代币化领域,JPM Coin累计处理超3000亿美元交易 [11][19]
美联储允许美国银行自由投资加密货币业务的浅析与展望
搜狐财经·2025-10-22 00:02